“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對於超導材料的選擇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青島海洋實驗室給了一個方案,”
“他們對深海礦物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一種名為“超冷凝態鋰鐵氧體”的新材料。這種材料在接近絕對零度(-273.15°C)的環境下,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導特性,電阻幾乎降為零”
“然而,“超冷凝態鋰鐵氧體”的製造成本極其高昂,”
“青島那邊發現的海地礦石應該有至少幾萬年的歷史了,應該屬於隕石,裡面有一種我們命名為“天隕素”(Celestium)的稀有元素,其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是實現“超冷凝態鋰鐵氧體”超導效能不可或缺的成分。”
“目前全球已知的物質裡面,尚未發現類似的成分,”
李現是先行一步從沙特返回國內的,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到西安已經是30號的下午了。
對於西安這邊的情況,李現在沙特的時候就已經和研究院做過溝通。
原本李現在設計QVTCS的時候預期的超導材料是一種人工合成材料,
按照計劃,如果西安這邊搞不定,李現是打算親自上手,幫助他們解開QVTCS使用超導材料的問題。
但是萬萬沒想到,青島海洋中心竟然能給自己來一個大驚喜。
直接彎道超車,搞來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新發現。
如今在實驗室裡面,現場看這個礦石,倒也是非常奇特。
近看,這個礦石呈現深邃的海洋藍色,邊緣則泛著淡淡的銀輝,礦石表面並不光滑,而是佈滿了細密而規則的紋路,這些紋路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呈現出類似海底峽谷般的複雜結構,
在特定的光線角度下,礦石內部似乎有微弱的光芒流轉,
當其置於實驗模擬的極端深海環境——高壓與低溫條件下,隕石的表面會微妙地閃爍起細微的電火花,釋放出一種之前未見的穩定電場。
這種現象,即使是李現已經提前得知,但是現場再看,依然震驚不已,
因為普通礦石在如此環境下通常表現為電絕緣性增強,而這塊石頭卻反常地展現出導電性增強,
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認知,預示著它可能蘊含著全新的物理機制或是未知的化學成分。
“你們定義的“天隕素”,能分析出來具體的化學元素麼?”
李現很好奇,這東西既然不是地球上的東西,那麼他在元素週期表的範圍呢麼?
面對李現的提問,蔣朝民顯然也有點猶豫,
並不是他不夠自信,而是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天隕素”的原子結構異常複雜,其原子核包含126個質子,這是一個理論中可能存在穩定島(Island of Stability)的區域,”
“儘管具有如此多的質子,其原子核仍能保持相對穩定,不易發生放射性衰變。”
“我感覺,如果按照元素週期表的排序特性,這東西應該在166號。屬於“超重金屬族””
嘶~
這樣的結果讓李現覺得有點震驚,
這個在郵件裡面,蔣朝民可沒說過,
估計也是怕洩密,
“按照我們這一個月研究,天隕素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種超重的核素,這種核素含有特定比例的中子和質子,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平衡,從而使天隕素能在極端條件下保持穩定。這種平衡是其能在地球環境下顯示出超導特性的關鍵。”
“另外其電子排布也與眾不同,電子不僅填充常規的能級,還可能形成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態,這種狀態使得電子能在特定條件下表現出超導性質,即使在較高的溫度下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