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奉詔……”
第十四章 汴京·杭州(1)
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
——蘇軾《晁錯論》
學士府。
早上的濛濛細雨到了下午,一直不肯下大。天氣顯得非常的陰翳,學士府中,氣氛十分壓抑。自從昨日在集英殿石越的主張受挫之後,要處分石越的謠言就悄悄傳開了。石越那一片金光燦爛的仕途,頓時陰雲密集。已經有御史聞風上書,彈劾石越,這件事情,就算是石越自己也知道。但是究竟是為了什麼事情,官不到五品,位不居機要,卻是不能知道的。《新義報》的編輯們雖然知道真相,卻不敢報道;《汴京新聞》一向訊息靈通,這次也只報道了石越受彈劾的事情,但是什麼原因,卻是既不知道也不敢說。普通的人們對這種彈劾早已習以為常,以為憑石越所受的信任,是絕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我已和馮參政說過,修文兄調杭州仁和縣知縣,景初兄為福州籤書判官廳公事,景中兄為潭州安化縣知縣。”石越的語氣非常平靜。
李敦敏與柴貴友、柴貴誼兄弟都有點興奮,宋代縣分八等,仁和縣和安化縣都是三等縣,一等縣和二等縣分佈在京師周圍,所以,在外地來說,實際上就是最好的縣了,一般都有四千多戶戶口,比起自己以前所在的縣來說,不知道大多少。而柴貴友更加是升遷。
“仁和是個大縣,自不必說,修文兄正好可以大展拳腳,在地方上歷練經年,下次回來,就可以試館閣了。”
李敦敏點點頭,道:“我更願意做地方官,為百姓乾點實事。縣官雖然是小官,卻是親民官,對國家朝廷,實是很重要的。”
“這話說得對,修文有這番識度,已出於眾人之上。”石越微笑著點頭讚許,一邊又對柴貴友說道:“福州知州和通判,都是馮參政門生,應當還好相處。景初兄去福州,留神看看青苗法和錢莊在那邊的情況,若有閒暇,寫封信給我。”
柴貴友微笑點頭答應。
“景中兄去的安化縣,是剛剛置縣的地方,收服蠻夷,聚集人民,開墾土地,都是要務。章惇現在經略荊湖,此人面善心狠,景中自己多加小心。也望勿以地方荒遠,而不肯安心為政。”
“斷不敢誤了國事。弟心所想,與修文兄是一樣的。”柴貴誼欠身回道。
石越一邊和三人叮囑,一邊不時用眼神向外瞟,彷彿在等什麼。司馬夢求和陳良雖然一起陪客,也不時會往門外看上一眼,只有潘照臨若安之若素,細細地品著貢茶。李敦敏最是細心,立時知道石越雖然看似平靜,但心裡依然懸著擔心。他本來想替蔡京問問前途,這時也不好開口了。
內東門小殿。
“韓卿以為當如何處置?”趙頊揹著手,踱來踱去。外面的細雨,真是不太合時宜,頗擾人心緒。
韓絳垂手侍立一側,見皇帝發問,連忙說道:“陛下欲保全石越之意,臣心裡知道,陛下對臣下如此仁厚愛重,臣下焉哪有不感恩戴德的?”
站在韓絳下首的一個人不易覺察地冷笑了一下,此人是遙領嘉州防禦使的李憲,當朝真能帶兵的太監,雖然談不上名將之材,但比起聽到西夏兵一到,就進退失措的韓絳來,實不知強了多少倍。因此他心裡不是很看得起韓絳這個世家子弟。這時聽到他口出諛詞,雖然自己也是靠拍馬屁討皇帝喜歡起家,但是絲毫不會妨礙他嘲笑韓絳。
心裡明明知道韓絳說的是奉承話,但是趙頊蒼白的臉上,也不由泛起一絲笑容。
“朕想讓石越在京師附近,擇一善地,出守大郡,也好時時諮議。卿意如何?”
韓絳遲疑了一下,小心說道:“陛下聖明,不過如此只恐不能讓孫固輩心服。臣以為孫固必然不肯奉詔草制。”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