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滑鼠,賣到美國的售價是每個40美元,其中羅技得8美元,佔20%;分銷商和零售商得15美元,佔37,5%;零配件供應商得14美元,佔35%;中國得3美元,佔7.5%,這其中還包含了工人的工資、水電費等。
想到未來中國製造未來的現狀,張建成心中不免有些心酸,不過,他知道現在還是中國企業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良機,如果措施這個時機了,以後就更難發展了,所以,他樂意收購中國現有一些知名品牌企業的股份,希望能夠在自己資金的支援下,這些企業能夠快速發展起來,中國的品牌能夠早日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改革開放之初,廉價勞動力是我們吸引外資、提高競爭力的法寶,但在21世紀品牌經濟的今天,如果仍然一成不變地熱衷於做“世界加工廠”,熱衷於“透支性吆喝”,傷害的只能是我們的資源,是我們的品牌形象,是我們的未來競爭力。
對什麼是世界工廠,張建成有自己的看法:“就是用自己的資源替發達國家生產低階工業品,用自己的身體去承受汙染,所賺取的不過是微薄的加工利潤。——可嘆的是,在某些奢侈品牌上面,我們連沾染點加工利潤的資格都沒有!”
在奢侈品牌的決策者眼中:沾染了中國因素,就會降低品牌的品質。這無疑是一種偏見,但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造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
真正落實這一點,需要各方的支援和各方的努力,張建成覺得自己有義務為打造中國的名牌出一份力,事實上,他出力的同時,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中國製造要變成中國創造,希望政府對打造中國自己的品牌的支援度能夠更高一些……不能只寄予希望,將來,我可以聯合商務部,拿出資金來鼓勵企業走出去創品牌,不管是我旗下的企業,還是和我根本沒有關係的企業,都應該扶持。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快我國企業家和企業的思維轉變……以前,曾經有人指責中國企業家沒有商業理想,不想做大企業,也不想做出品牌,往往急功近利,只顧眼前利益,這話說到了問題的實質,我們的企業家不能只顧賺錢,甘心於做‘加工廠’,為洋品牌‘打長工’,還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意識,不能說自己底子薄……”
想到這些,張建成在自己部落格裡面寫了一篇文章,希望中國的企業家有品牌意識,文章有段提到:“在一百年前,德國製造也曾經是便宜而又質量差的代名詞(英國人曾經強迫德國人標註上德國製造),可如今,誰敢小瞧德國品牌?也別老是說我們中國沒有追求品質的傳統——想想260年前,哥德堡號滿載的,讓瑞典人翹首期待的,不正是來自我們古老中國的一流奢侈品嗎?那時的中國製造的高品質,與今天的某些中國製造的粗劣,不也形成了鮮明對比嗎?對比260年前的老祖宗,我們的一些企業家,我們的一些熱衷於搞貼牌加工的地方經濟,是否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並因此而反思?”
元旦之後,張建成有開始忙碌了一起,除了要了解旗下所有企業去年一年的業績外,還要想著該給旗下企業的員工怎樣的年終獎勵。
張建成很清楚未來幾年,銀海的房價會快速上漲,而他在銀海有不少產業,而這些公司的員工很多普通員工還沒有能力在銀海購買房子,他準備在員工買房上面提供一些幫助,就是他提供擔保,讓員工可以得到零首付的貸款買房。
事實上,張建成手裡持有大量的現金,完全有能力把錢借給旗下的員工買房,不過,他並不準備這麼做,畢竟,他手裡的大量資金是用來投資的。張建成有次想法後,馬上聯絡了工商銀行銀海分行的副行長季向莊,希望銀行方面能夠提供零首付的貸款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