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運送到水星號中進行戰艦內部的建設活動,用不了多久,水星號內部的空間也會像金星號和火星號一樣的巨大,到時候,所有的移民都會被遷移到這四艘鉅艦之中,星際艦隊的四大太空城也就名副其實了。
<;感謝各位的收藏與推薦,刺蝟謝謝各位的支援!>;
第五十七章 基因科技
第五十七章基因科技
這片星雲簡直就是艦隊的福地,自從進入星雲以來,好訊息不斷、捷報頻傳。不僅發現了兩顆生命星球,找到了大量的紫靈樹和各種珍貴的動植物資源,而且發現了大批的珍貴金屬,解鎖了反物質科技,更是找到了對艦隊彌足珍貴的硿。因為這些,水星號得意擴容,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進一步安全可靠。與此同時,另一則讓人驚喜的訊息也傳了出來。由陸瑩瑩牽頭的生物科學院完成了對綠膚族四級基因科技的解讀。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真正的跨入了基因時代。
基因技術在地球時期僅僅取得了初步的進展。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發現了基因的雙螺旋結構,從此人類才真正進入了基因時代的大門。科學家對基因技術寄予了厚望,認為20世紀是單晶矽的世紀,21世紀則是生物科學的世紀。但是21世紀過去了很多年,基因技術依舊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成熟的產品除了一些基因工程藥物和轉基因植物以外,幾乎沒有得到應用,即便是這樣,轉基因作物還不斷地被爆料出各種重大的安全隱患。
綠膚族的科技是以基因技術為主體的。艦隊對綠膚族的科技也具有很大的依賴性。比如能量樹、吞金藤、建築植物等等。但是這僅僅是對綠膚族科技的生搬硬套的使用,根本談不上理解和掌握。比如,吞金藤是如何工作的?能量樹是如何進行能量轉換的,建築植物為何有那麼大的可塑性而且生長的如此之快?這些植物是如何改造的?……
對於此,人類一無所知,只能夠實行拿來主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使用而已。而且,綠膚族的很多技術對於人類來說是不適用的。比如綠膚族的戰艦技術。綠膚族的戰艦是生長出來的。原則上來講比人類用搭積木的方式建造戰艦方便的多。隨便找一顆荒涼星球,播下種子,一段時間後直接把戰艦開走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採礦、塑形、組裝這些工序。但是人類和綠膚族連種族都不同,根本不是一種生物。對於綠膚族的戰艦根本就無法使用。綠膚族是透過各種各樣的資訊素來控制戰艦的,但是人類連植物有多少種資訊素都搞不清,如何使用植物戰艦?還有其他的一些技術莫不如此。
陸瑩瑩的生物科學院主要的工作就是將綠膚族的科技解析成人類能夠理解並應用的基因科技,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四級文明的科學技術已將完全的解析出來了,這可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萬事開頭難,只要這次能夠成功,那也就意味著以後可以一直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蕭規曹隨就可以了。科研上最大的困難就是去的突破性的進展,哪怕僅僅是一小步的創新也比後人取得的重大成功更具有意義,因為他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
基因科技首先要創造出來模式生物,模式生物的每一段基因、每一個酶切位點,每一種酶的活性中心甚至每一種生命分子在生命過程中的具體作用都必須完全的搞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此後根據產品的不同需求,只要在模式物種之中新增相應的基因,使其在植物中表達就可以了。基因表達以後,模式生物就會想著不同的方向進行生長,最後成長成不同的產物。陸瑩瑩他們一共研發了兩種模式生物——常春藤和法國梧桐。
常春藤是藤蔓植物,生長快,容易塑形,改造後的常春藤可以按照要求生長成不同粗細、不同硬度的植物。將塑形桌椅板凳的基因片段匯入模式常春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