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不吃眼前虧,地盤是朝廷的腦袋是自己的,胡班見了衛青作揖求饒:“罪將願降,我對雍州地理十分熟悉,願意當做嚮導為將軍引路,接應西涼軍。”
衛青略作思忖,當即同意了胡班的請求,吩咐趙雲與盧俊義率領八千騎兵出上洛關向西殺奔長安。一面打探馬騰的情況,隨時準備接應,同時騷擾雍涼地方,讓楊素、朱元璋首尾難顧,不能集中全力對付馬騰,竭盡所能的策應西涼軍投入金陵朝廷的懷抱。(未完待續……)
五百一十四 忠義兩難全
天氣轉暖,各地戰事加劇,奏摺像雪片一般紛紛飛進江夏,擺在劉辯的桌案上。
半月之前,劉備派遣關羽、張飛兩路進軍,南下荊州解襄陽之圍,讓劉辯不得不把注意力從西涼軍的身上暫時轉移回來,與手下的文武連日召開軍議,共商對策。
由於荊南與荊北的聯絡被諸葛亮切斷,困守襄陽、江陵兩地的孫策軍出現了缺糧的狀況,無奈之下派遣使者向鎮守上庸的關羽與漢中的劉裕借糧,並且派張定邊前去押運。
劉裕、關羽在漢中、上庸一帶廣開良田,糧草充足,豪爽的借給了孫策十萬石糧食。只是風聲走漏,岳飛親自率高寵、楊再興兩大猛將半路伏擊,成功的燒燬了張定邊押送的糧食,並且全殲了押運糧食的五千孫軍,張定邊匹馬逃回樊城,僥倖保住了性命,但襄陽缺糧的危機卻無法解決。
無奈之下,朱升親自走了一趟上庸,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勸關羽出兵攻打岳飛的後背:“若關將軍不正面出擊,只是遙相呼應的話,只怕襄陽不保。襄陽若失,荊南危矣!荊南若失,則東漢軍必兵分兩路,一路取巴蜀,一路攻上庸,屆時劉使君的局面必然將會急轉直下,還望關將軍三思!”
朱升走後,關羽與杜如晦商量了半天,認為孫策的糧草已經告急,若不能實實在在的出兵救援,只怕襄陽堅持不了半年。唇亡齒寒,若孫策滅亡。劉辯的人馬必然將會長驅直入,把目標對準劉備,看來出兵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唉……兄長本是高祖後裔。與天子同出一脈,因何相煎太急?”要與大漢天子兵戎相見,這讓關羽有些左右為難,這也是他遲遲不肯出兵的原因。
在關羽的心裡,是要跟著劉備輔佐天子重振漢室的,這也是他的理想之一。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前年增援宛城對陣洛陽軍的時候。關羽毫不留情的下了重手,一刀劈了雄闊海,不惜與洛陽朝廷結下樑子。沒想到才過了兩年的時間。自己卻要與東漢軍兵戎相見,要與岳飛對峙沙場,這讓關羽有些彷徨無奈,遲遲拿不定主意!
在關羽的內心。願意為結義兄長赴湯蹈火。雖斧鉞加身也無所畏懼;也願意為重振漢室殫精竭慮,雖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這本來是兩件並不矛盾的事情,因為劉備與劉辯都是高祖後裔,而且劉辯又認劉備做了皇叔,這對叔侄就應該齊心協力掃平諸侯,怎麼諸侯未滅,反而自己先打起來了?
在關羽的心底,劉備最好的結果就是輔佐天子掃平諸侯。然後因功封王。因為劉邦的白馬之盟約定非劉姓不得封王,可是劉備姓劉。因功封王天經地義,這沒有任何矛盾。
劉備畢竟是自己的結義兄長,在桃園裡拜了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八拜之交。私下裡關羽也會替劉備考慮,萬一功高震主,為天子不容怎麼辦?
正是因為這個顧慮,趁著閒暇之際,關羽在南鄉、房陵一帶開始修築長城。若是天下平定后皇帝容不下兄長劉備,那就說明皇帝人品不行,那樣的話自己就輔佐兄長割據一方。
誰知關羽還在為忠義兩全而勞心費神之際,就傳來了孫策要與劉備結姻的訊息,孫策要把自己十四歲的妹妹嫁給劉備。這讓關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大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