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走在前頭:“所以我希望明天的資料依舊,再不濟也要保持。”
張宣給她打預防針:“這種資料是長久宣傳、厚積薄發的結果。
明天不一定有了,要有個心理準備。”
陶歌表示:“我知道,但只要後面的落差不是太大,我都能接受。”
說著,陶歌轉身戲謔道:“要是這個月賣出500萬冊,姐真跟你睡一覺。”
張宣如今已經差不多把她摸透了,喜歡玩、口是心非說的就是她。
當即道:“成啊,睡就睡,我又不虧。”
陶歌探頭問:“你技術怎麼樣?”
張宣煞有介事地說:“我估計你堅持不了5分鐘。”
陶歌視線在他身上掃描一番,落在某處:“這麼厲害?姐一點也不信?”
張宣說:“莉莉絲開始也不信。”
陶歌忍了忍,瞬間笑歪了。
把信和兩張碟片以包裹的形勢寄出去。
張宣準備給文慧家裡打個電話。
可號碼才調出來,老男人又停住了。自己答應過米見的,第一個電話要打給她,不能食言。
心裡這般想著,對陶歌說:“跟我去書店買幾本書。”
陶歌問:“什麼書?”
張宣回:“發條女孩?”
陶歌若有所思:“寄往國內?”
張宣回答:“對。”
陶歌說:“那犯不著去買,我明天要南希送一些樣本過來。”
張宣拒絕:“還是去買吧,代表我的心意。”
陶歌吐一個詞:“矯情。”
就近找到一家書店,望著人滿為患的店內,有了goodan餐廳經驗的老男人沒敢靠近。
張宣說:“我在這路口等你。”
“買多少?”陶歌問。
張宣回:“四本。”
“嗯。”陶歌過馬路走進了書店。
20分鐘後,陶歌出來了。
一見面就開心地抱怨:“裡面人太多了些,都是衝著發條女孩去的,買書還得排隊。”
張宣再次瞧一瞧店內,高興地說:“不來書店看,心裡沒底,看完後,我有些期待明天的資料了。”
陶歌點頭,笑道:“姐也是,心裡沒那麼緊張了,這趟來得值。”
就在兩人有說有笑、轉身打算離去的時候,突然被人堵住了。
確切地說是被兩個記者堵住了。
一個女記者,一個攝影師,兩人正在街頭採訪。
見陶歌手裡拿著四本“發條女孩”,女記者立馬攔住兩人問:“你們是留學生嗎?”
看到是記者,陶歌立即主動攬過話茬。
張宣則下意識往後退一步,躲著。
陶歌說:“曾經是,已經畢業了。”
女記者問:“哪個大學?”
陶歌回答:“劍橋。”
“劍橋!”女記者驚歎:“你們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陶歌回答:“中國人。”
女記者問:“可以告訴我,你們為什麼買“發條女孩”嗎?”
陶歌伶俐地說:“是看了泰晤士報,報紙上說有智慧的人應該看看“發條女孩”。
我認為自己還算有智慧,所以想試試。”
女記者問:“sanyue就來自中國,他的書在英國、在歐洲、在全世界都賣瘋了,你有什麼感受?”
陶歌驕傲地說:“作為同胞,為他感到自豪!”
女記者問:“sanyue在中國很有名氣嗎?”
陶歌回答:“非常有名氣,家喻戶曉。”
女記者接著問:“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