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是鄒青竹做的,甚是合口味,張宣連著吃了三大碗。
吃完飯,癱在沙發上打擺子休息時,文慧問他:“你要招待的客人,有什麼講究嗎?”
張宣看著她眼睛:“老實講,我也不太清楚客人的習性。要不你就做你最拿手的菜吧,上次的梁溪脆鱔和松鼠鱖魚味道很好,安排上。”
“好。”
文慧應一聲,想了想又說:“要不我再做一個揚州鹽水鴨。”
張宣問:“揚州鹽水鴨也是你的拿手菜?”
文慧輕輕點頭:“這是我最擅長的三個菜。”
“那行啊,文慧同志,麻煩你了。”張宣自己就是個老吃貨,有淮揚名菜吃,哪還會跟她客氣。
文慧溫婉笑笑,起身招呼鄒青竹回了三樓。
杜雙伶陪他聊會天,隨後拿出張宣送給她的“風聲”也去了三樓。
而張宣呢,沒辦法,時間緊迫,回書房苦逼地趕工去了。
奶奶個熊的!我就不信了,老賈半年寫完“廢都”,難道自己一年還寫不完“潛伏”?
人不逼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能耐!
這個下午,張宣在和白紙做鬥爭。
鋼筆沙沙沙地寫著,不一會兒就把白紙填滿一行又一行。
同樣是這個下午,文慧鋼琴忘記彈了。
她對著“風聲”灰色封面瞧了半晌,對著封面上的黑色背影瞧了半晌。隨後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了起來。
…
接下來幾天,各大報紙上的風評果然有了兩極分化。
張宣翻了三十多份報紙,欣喜地發現大部分是好評。
甚至當得起好評如潮。
在眾多好評中,最讓他意外的是下面這兩人的評價:
香江作家倪匡評價道:早前有一位友人說大陸出了一部好,說三月的“風聲”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到了這種程度。“風聲”是我看過最好看的間諜。
這則評論讓張宣特別詫異。
倪匡是誰?
人家是著名作家,是與金庸並列的香江四大名家之一。他的兒媳就是周慧敏。
哎,小猶太啊!沒想到咱倆沒搭上關係,倒和你未來公公搭上關係了。
問題是,老倪你這樣誇我,我以後要是遇到周老婆了,是單獨喝一杯呢,還是不喝一杯呢?
這真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除開倪匡外,另一個讓張宣意外的是李敖,這也是個大名人。
灣灣李敖評價說:三月顛覆了我們對內地作家的傳統印象,他寫作的題材和文學價值是世界性的。
瞧瞧,瞧瞧,誰說大嘴李敖不會講漂亮話了?
這不就誇的挺好嘛,誇的挺到位。
張宣很受用,心裡甚至樂開了花。
沒想到一不留神,“三月”和“風聲”的名氣就已經傳到了港臺地區。
真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老夫這虛榮心啊,滋滋滋地在膨脹。
意外是意外,不過話說回來,誇他最多的還是內地媒體和一些有識之士。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國學大師、文藝評論家季先生的超高評價:風聲之後,世間再無傳奇。
季老先生原話:希望在一種驚心動魄的心智較量中,為人性那無法度量的邊界下一個“志士”的註腳。看似作家三月寫了一群無情之人,而這恰恰是我認為最深情的作品。
嘖嘖,張宣看得臉都紅了。
他心裡在想,季老啊季老,您誇早了,等看完我下一部作品後,才會明白:潛伏之後,世間再無傳奇。
眾多好評中,有一則中大教授的評論引起了張宣注意。
中大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