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科學家,也是兩彈一星的功勳科學家,是鄧稼先的摯友。這個關於今後我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寫出來給中央報上去了,這是所有核專家的希望。在鄧稼先1986年去世以後到1996年10年間,我國的核武器研究就是按照鄧稼先和他同事們的這個建議書繼續進行的。這個建議書詳細地提出了中國要達到的主要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及措施。
在鄧稼先去世之後,九院的繼任者們依此繼續前進10年,使我國也達到了可以不用到新疆羅布泊做核爆炸試驗,在房子裡用計算機就可以模擬的高度。
第十七章 最後的時光(6)
中國的核試驗一共做了45次。
第一次成功是1964年10月16日。
最後一次是在1996年7月29日。
選擇1996年7月29日這個日子,就是因為鄧稼先是在1986年的7月29日這天逝世的,特意選定鄧稼先逝世10週年的日子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兩彈元勳”。
在試驗成功的當天,報紙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告:
“1996年7月29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鄭重宣佈,從1996年7月30日起,中國開始暫停核試驗。”
它顯示中國與其他核大國一樣,跨過了原子彈、氫彈、小型化和中子彈以及核禁試等階段,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從此,羅布泊將永遠地寂靜,並被人們永遠懷念。
10年以後,九院的三位領導、院士于敏、胡仁宇、胡思得聯名在1996年7月22日的《光明日報》上發表了題為《十年,我們時刻懷念》的文章,紀念鄧稼先逝世10週年。這篇文章中還提到了這份建議書的內容、作用及其深遠的意義。
他早知道會有這一天
許鹿希回憶說:“我曾經對楊振寧先生說,中國原子彈的造價可比外國少得多。而楊振寧先生則說,如果算上中國科學家的生命,則遠不止這些。”
在我的採訪中,我是想好了,不要過早地提問那些傷心的事情,先把別的問題了解清楚再說。但是,有些問題是無法迴避的,特別是鄧稼先最後的日子是一定要問的。我知道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
……鄧稼先最後的病情,那個時候醫生有沒有跟你們說?
“我比醫生知道得清楚,有一個醫生在第二次手術以後出來的時候,他悄悄跟我說,他們在手術檯上已經看到了癌細胞擴散的部位,可是那個部位是手術刀不敢進去的,手術刀如果進去到那個地方,當時在手術檯上就下不來了。醫生跟我說這個話,我當時就理解。鄧稼先後來疼得不得了,出血很厲害,背上和腿上大片的血,鼻子、嘴都流血,肛門都流血,尿全是血,可怕極了,後來非常慘。”
說到這兒,許鹿希再次哽咽著:“直腸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像他這樣,直腸癌有很多種類,他得的是一個非常惡性的直腸癌!”
……那時候您一直守著他?
“我一直守著他,當時覺得自己很無能,雖然是學醫的,卻在這上面一點辦法都沒有,眼看著他不行了,我就是沒有辦法。”
1985年7月31日到1986年7月29日,是許鹿希與鄧稼先相處的最後日子。在最後的一年裡,許鹿希異常心酸,思念的終結竟是永別。
鄧稼先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對愛妻許鹿希說:“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在鄧稼先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裡,中央決定對鄧稼先解密。
……1986年6月24號《解放軍報》刊登《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報道,宣傳他的事蹟,對他開始解密,他後來看見那篇文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