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門客看出李良的心思,便建議若能拿下太原郡,擁有兩郡之後,勢力將大增,到時便有資本與趙王討價還價,便能與那張耳、陳餘平起平坐。
論帶兵打仗,李良心中不服陳餘,不過是沾著張耳的光才做了大將軍,真正攻城略地的還不是他們這些拼死拼活的兄弟。
若真憑勢力掌控兩郡,還怕他武臣作甚,倒是可以以此做大,甚至自立為王,想到此番情景,李良又再次跨上戰馬,引著趙軍至石邑補充糧草與兵源,派遣嚮導吏前去探路,回報言由石邑向西進太原山高嶺險,野路難走,不如取得井陘。
紅藍旗幟遮天蔽日,李良一身華貴的甲冑上身,騎著西域兩馬,英姿颯爽,他依稀能看見自己站在晉陽城上望著下方千軍萬馬的歡呼。
趙國大軍傍晚抵達井陘,卻見井陘之城上火把通明,城外東西兩處皆有秦營篝火在燃燒。
城外城內皆有兵,內外呼應,取之不易。
李良本想來個夜襲,故而趙軍走的緩,走的輕,不料井陘居然防守嚴密,而且令李良有些擔心的是井陘之兵居然越聚越多,實則是東桓城破後散兵逃至於此。
夜襲不成,李良便下命令安營紮寨,與詳細謀劃攻城之計。
自傍晚直至月明星稀,李良在大帳內依舊沒有討論處好招數,本想打東桓一樣估計重演,結果派遣出去的使者或者斥候皆被斬首,或者一去不復返。
李良與諸將思來想去只有強攻,戰鼓隆隆響起,震的黑夜震顫,趙軍如潮水般湧向井陘城下,強弩攻城,喊殺聲,火把晃動。
中軍大帳內的李良來回踱步,見有快馬來報,命其無需下馬,直接馬上回報。
一次飛馬來報,趙軍受挫,無法前進。
二次飛馬來報,趙軍被左右夾擊,幸戰將勇猛打退一方。
三次飛馬來報,弓弩箭石用光,城牆堅固如鐵,無法攻上。
李良的臉色越來越陰沉,“探探秦兵力有幾何?”
飛馬再次回報時,李良的臉色已經陰沉似水,秦兵力比之他還要多出八千。
李良本部兵馬加上新徵募的總共兩萬五千兵馬,這秦軍兵力居然在三萬多,李良眉頭微皺,“鳴金收兵。”
李良文吏道,“秦軍兵力較多,士兵銳氣正濃,當回邯鄲請求增兵。”
李良以為然,“吾正有此意,吾當親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