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氏中較為受項羽看重的人物。
投降,怎麼可能!
灌嬰身邊的諸如五百主,千人等將皆心中一動,他們先前的怒氣在與漢的廝殺中漸漸消磨掉。
怒氣終究不是很持久的東西。
諸楚將雖然心有所想,但還是不敢表露,畢竟對於力壓眾諸侯王的楚軍投降還從類沒有過先例,如果讓項羽知曉,後果可想而知。
按照項羽的性格,處死肯定是輕的。
在項襄這裡,關鍵是丟不起那個人,如果投降日後無言再面對項氏。
如果此次諸侯王伐楚勝利,楚以失敗告終,那麼他或許還能成為挽救項氏的英雄,可如果楚轉劣勢為優勢,最終如擊秦一樣戰敗諸侯聯軍,那麼他必定是項氏的恥辱。
英雄和恥辱往往就是一念之間。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選擇真的很令人痛苦。
漢使的語言的確起到作用,項襄看著周圍楚將那擾豫的眼神,他知道一個人終究是想活著的。
有的時候投降或許不是貪生怕死,而是避免讓自己變得自私。
為自己的榮譽而連累諸多人跟著一起死,這看上去的確是寧死不屈的戰將,可這樣做真的對嗎?
算不算另一種自私?
項襄不知道,他對這些概會開始出現模糊。
不過項襄本能的選擇拒絕,拒絕投降。
“將軍,楚軍不知好歹,不如給末將一個機會……“
呂馬童看到立功的機會,不願錯過,見項襄不肯投降,此刻的漢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分割包圍的成效已經顯現,呂馬童覺得甕中捉鱉,不捉白不捉,他的這個想法和楊喜等人不謀而合,灌嬰沒有聽從他們的意思而是決定將此情況彙報給北路統帥之將曹參,請示下一步的舉措,對楚軍繼續實行圍困。
圍困中的項襄不斷鼓勵楚軍,“龍將軍援兵將至,眾將士,堅持必定轉敗為勝。”
諸將士對龍且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與常冠諸侯軍的黥布並駕齊驅,他們想到龍且將軍,心中的那份恐懼暫時被壓制,可他們哪裡知曉現在的龍且日子亦不好過。
龍且雖然善戰,亦很勇猛,身邊更有智勇雙全的周蘭相助,可謂所向無敵,如果真是黥布與龍且相鬥,那麼黥布未必能贏得龍且。
可再厲害的戰將手下亦需要勇士相配,楚軍稅士多被項羽率領攻打田橫,留給龍且駐守定陶的楚軍不過二萬餘人耳。
攻與守有著很大的區別,兵力的部署也是大大不同,一萬兵馬守住關口,阻擋十萬大軍,不是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