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更多的還是食百姓俸祿而罔顧百姓生死的人。”
陳啟蘭沉思良久,方才緩緩說道:“此等之人畢竟為少數,且歷朝歷代皆有此情形,不可因少數之人便言大虞當下將亡。”
陳海淡然一笑,恭敬地說道:“誠然,故而有改朝換代之說。百姓苦於統治階級暴政久矣,便會奮起反抗,進而終結舊之統治階級,催生新之統治階級。”
陳啟蘭雙手負於身後,微微搖頭,“正所謂君臣父子,當今陛下尚且年幼,若是能成為有道明君,釐清寰宇,各級官員皆能上報國家,下安黎民,虞朝仍舊可以延續國祚。”
陳海聽後,即刻反駁道:“二叔,此舉實乃在賭一個未知之數。即便當今皇帝日後能成為明君,可當他離世之後呢?其兒子成為明君的機率又有多大?前朝不過二世便亡,此乃鮮明之例證。歷朝歷代除開國皇帝之外,子嗣皆是因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對民間疾苦全然無知,進而不能思索前朝的教訓以致重蹈覆轍。”
“那是因為隋煬帝昏庸無道。” 陳啟蘭沉聲道。
“那漢朝呢?漢朝明君眾多,為何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漢朝歷經數代明君,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輝煌一時。然而,這並非意味著有明君便能確保國家永不衰敗。隨著時間的推移,統治階級逐漸腐朽,官僚體系日益臃腫,土地兼併問題嚴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即便有明君出現,也難以扭轉這一頹勢。再者,一個國家的興衰並非僅僅取決於皇帝一人。各級官員的作為、社會風氣的好壞、經濟狀況的優劣等諸多因素皆緊密相關。當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社會矛盾激化至不可調和的地步時,即便有明君在世,亦難以力挽狂瀾。首先,從皇帝自身角度來看,每一位皇帝的性格與才能各異。即使他們皆懷有治國之志,也未必能完全應對複雜多變的局勢。其次,官員群體若腐敗墮落,即便皇帝賢明,政令也難以有效施行。再者,社會風氣若奢靡浮躁,民眾道德滑坡,國家根基也會逐漸動搖。最後,經濟狀況若惡化,百姓生活無以為繼,必然會引發社會動盪。所以,不能單純寄希望於出現明君來延續國祚。”
:()風起了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