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行會的其他人是不是都已經開始抽身了?我們碼頭這邊當然也不能輸。”
“比起去教書育人,我倒是更喜歡想著怎麼讓大家日子過得更舒服一些。”書生表示自己也是有想過的,“所以去更需要我的地方,我覺得挺好的。”
當然這個書生也只是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願意冒著風險去面對戰場的,哪怕是在軍中做文職工作並不需要去往最前線也是一樣。
如果軍中文職完全沒有危險,那之前邵奕發配到西都府的秦沛,也不會坐到長史這麼高的位置。當然只憑借這些碼頭的書生幾個人是不夠的,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由葉共謙帶著其他準備去軍隊之中就職的書生,在協同會培育的新人之中詢問,有沒有願意同行之人。
不過即便是再問,實際上也都還是不夠的,之後這批人去往各都府後也要繼續選擇培養新人,這做督查和生活管理的人員也都不應該只是高高在上做個將軍同級的官員。
深入到士兵之中才是應該要做的追求。
這點對於協同會出身的人來說都很清楚和了解,不管是百夫長,還是伍長,什長,他們下轄計程車兵之中,都必須要有他們協同會的成員作為反饋和監督。
各都府隊伍加起來何其多人,肯定很多都是要他們去往各都府從那些士兵之中選人培育的。
葉共謙他們去尋找其他能做培育工作的書生或者成員們,而邵奕則是要開始去思考,怎麼樣推行這份政策,不會被各都府阻礙。
邵奕甚至都沒有考慮過各都府在面對他的政策有配合的可能。
而全程聽完邵奕他們談話內容的鎮北侯也是一樣的想法。
他之前就有想過陛下可能會把協同會那邊的模式推廣到各都府之中,現在聽到邵奕這說法的內容,只能說是完全不出所料。
以鎮北侯的立場來看,他肯定是不希望邵奕推行這個改革的。
現在各都府之中一切都很好,在有了朝廷的物資支援之後,完全就是欣欣向榮的狀態。
西夷萎靡不振,北蠻那邊有水泥城牆和火炮在,也沒有侵犯邊疆燒殺劫掠的憂患,陛下又何必要做這危險可能會引起兵變的事情?
即便是李慎掌握的京都府人馬對陛下死心塌地,京都城內的百姓對陛下也是全力支援,可京都府作為只有京都城一個城池的駐軍,一共也就三四萬兵馬而已,怎麼能夠抵擋住其他四個都府合計約七十萬的大軍呢?
政策雖好,但並不適合大邵。
鎮北侯思考著自己要怎麼說,才能說服陛下放棄這個念頭。
而邵奕這邊則是打算要和鎮北侯這個,對各都府情況都很清楚的老將軍聊聊,怎麼做才能夠讓各都府願意配合行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