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就是因為時間點不好。
現在是1938年12月底,雖說我黨領導下的新四軍,早在1937年底,便在水網密集的蘇北,建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敵後根據地,可是規模卻是很小。
大一點的根據地,其兵力也就數百人。
小一點的根據地,其兵力則更少,可能只有幾十人,還不到一個連的兵力。
兵力缺少是一部分,最關鍵的還是武器彈藥的匱乏,使得他們的戰鬥力極其弱小。
反觀1940年以後,確切地說是皖南事變以後,在湖北荊襄一帶的新四軍主力,遭到黨國第二次****,不得已之下,將主力遷徙到蘇北一帶,在蘇北、山東、河南等地,建立起了廣大的抗日革命根據地。
蘇北根據地。
1940年1月,蘇北根據地總指揮部成立,陳毅元帥擔任蘇北根據地指揮員兼政委,粟裕大將擔任副指揮。
蘇北根據地成立之初,便下轄3個縱隊9個團,7000餘人的兵力,隨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建立起了涵蓋數百萬民眾的龐大根據地,擁有兵力1萬2千餘人。
歐陽若是在1940以後從蘇北登陸上岸,就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