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水可導引,西北風可借否
漢被圍困數日後,這種議論開始多起來。
人在激動之時可能會不計後果,但在被困之後,人心漸漸沉靜下來,開始考慮自己。
同伴的慘死使得他們更加怕死,也更憤怒,但也更矛盾。
投降是沒好結果,項羽太過兇狠,投降者也殺,不降被困也等於送死,不知該如何。
軍中漸漸斷糧,士卒漸漸面有飢色,一個個排隊等著領稀飯。
炊煙裊裊,飯香四溢,說是吃飯,不如說喝湯,那真是越喝越餓。
架不住飢餓,各種不太順風的話語開始咿咿呀呀的多起來。
一股不安的氣憤開始在空中瀰漫。
“楚圍數匝,軍糧將斷,為之奈何?”一道有些無奈的話語從一向帶笑的劉邦口裡道出。
東伐項羽,落差最大的莫過於劉邦,從攻入彭城,諸王拜服,受盡尊崇的漢王,變成如今像喪家之犬一樣被項羽追著打。
不過劉邦自然也不是好欺負,項羽雖然大敗漢軍,但多已逃散,按照劉邦的指示,逃散之卒如能再歸於各地駐守將領,不僅無罪,還會獲爵獎勵。
打敗仗不治罪,如能迴歸隊伍還能獲賞,這是少有的事情,這和天下大多數諸侯王的做法很不同。
其實這是張良為劉邦做的謀劃,既然漢軍大敗,敗勢不可逆轉,但蓄勢可做,再懲罰於事無補,反而容易激起反叛,不如寬大處理,使得打散的漢將能迅速聚集出來。
劉邦同意,而且還做出決定,這讓逃散的漢將慢慢尋找容身之地,在碭郡便匯聚不少。
故而劉邦雖然戰敗,但戰力猶在,只是力量已分散,而分散在劉邦身邊的戰將各個都是經歷慘戰洗禮的,留下來的各個不僅作戰勇猛,更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謀略。
失敗不是天生的,也沒有永恆的勝利,先前攻入彭城是勝利,現在是慘敗,但下一刻未必還是慘敗,劉邦相信與楚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與楚的決戰尚未到來,現在還是初試的階段,知道項羽的歷害,也算是一種所得。
戰爭才剛剛開始怎麼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劉邦內心不免有些著急。
不過無論劉邦如何著急,始終皆是坦巋然不動的樣子,大有敵軍縱使困吾千萬重,吾自坦然不動的氣勢,很多戰將本來有些慌,尤其是在缺口糧的時候,此刻見劉邦如此坦然自若,心裡倒是踏實很多。
諸將雖然踏實,但劉邦內心卻並不平靜,早已如波濤洶湧。
起初被圍困時,劉邦還是比較淡定,但幾次突圍並未成功,漸漸一縷愁絲開始爬上眉梢,問出那句為之奈何後,許久沒有人說話。
擅長縱橫術的酈食其建議遣數十名勇士,尋薄弱環節突圍去找援兵。
盧綰表示反對,首先突圍不容易,其次現在諸將被打散,想找到數量居多的漢軍並非易事,而且在魯地、碭地駐紮的軍隊都肩負著各自的任務,如果突然撤離必然會受到追擊。
突圍不出去,如果不到外面請援兵,還能怎麼辦,諸將皆不知該如何做。
數十名身經百戰的戰將皆沉默不言,臉上還有一絲慚色,似乎對束手無策感到慚愧。
沉寂片刻,張良開口道,“漢軍兩次大敗,兵力優勢盡失,如今乃楚強漢弱,唯有借力方能突圍,一旦突圍,當立即遣斥候向關中報信,請兵來助漢王。”
項羽在彭城連續大破漢軍,漢軍優勢盡失,正是消滅漢王的絕佳時機,項羽絕不會輕易放棄此等機會,即便突圍也是被楚軍猛追的情景,甚至會有被追上生擒的危險。
故必須要有漢軍來接應,否則尚未到滎陽,未能實現先前的首步計劃便會死在異鄉。
劉邦道,“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