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百步之內,皆被項羽的怒意籠罩。
得知彭城再丟,項羽內心的驚恐變成滿滿的怨意。
楚軍上下看到的是項羽對劉邦的怒意,平時的項羽不會輕易發怒。
即便是拿劉太公來威脅劉邦投降,也未曾見項羽如此之怒。
中軍大帳內受到怒意波及的不是酒爵和餐具,而是爐鼎,慣怒之下,項羽一掌使鼎陷入地中十數寸。
陪在項羽身邊的兩個大人物,一個是項伯,是如今的國老,一個是令尹靈常,這二人聽聞彭城再次陷落,心中震驚,對西楚之勢感到擔憂。
最為震驚的是項伯,最為擔憂的是靈常。
震驚的是西楚失去後方,沒有後方的補給和增援,廣武的西楚軍將是無根之木,能青多久!
擔憂的是前途,靈常擔憂繼續跟著項羽前途堪憂。
在項羽這裡,他是令尹,相當於大漢的丞相,靈常知曉如果反楚歸漢,不可能取代蕭何。
在大漢裡,陳平、蕭何這樣的人物,他靈常是無法企及的,而且叛楚的下場,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曾那麼受器重的黥布就是前車之鑑。
這些思維僅僅在靈常的大腦裡快速閃過,之後他就和項伯一起加入這場緊急會議。
在場的多是項氏之人,諸如項伯、項莊,還有剛剛逃到這裡的項聲,異姓之人比較少,除靈常外,只有召平、留公旋(留縣縣令,名旋;剛隨項聲逃至於此)等。
彭城已丟,回援已遲,當速克漢軍,擒住漢王劉邦,結束這場疲憊不堪的楚漢之爭,這是項羽此刻的心情,他欲下達命令,使楚軍天亮前攻下漢軍壁壘。
項伯則道,“大王,當尋緩兵之計,彭城陷落,糧道受阻,楚已甚憂,當緩圖之。”
緩圖之,項羽聽聞心中有氣,但又不能對自己的叔父發火,項羽只好忽視叔父的建議,詢問靈常。
針對糧草短缺,後方補給地又失去的戰局,靈常提出議和的策略。
這個策略讓項羽有些暴躁,楚漢對峙數年,韓信拉走劉邦的一支強大力量,張耳又佔據河北趙地:張耳在時,趙必然親漢,可如果遣人殺掉張耳,情況定不一樣,
漢的優勢明明在失去,只要擒下劉邦一切都結束,為何,為何要他和劉邦議和!
項羽不服命運的安排,也不服當年威震八方的秦始皇,所以他反抗,成為霸王。
成為霸王,對不服之人,實行征討,所以田榮遭誅,後來劉邦偷襲彭城,卻受到致命的打擊。
現在項羽依舊不服,但看麾下這些將領似乎有不少人的心開始鬆動,這是項羽真正發怒的地方,因為這是對西楚的信心開始動搖。
如果說上次彭城丟失,是劉邦趁人之危,是佔便宜,趁著楚齊焦灼,來鑽空子,但這次彭城失守,預示著楚漢的強弱徹底逆轉,
楚勢弱已成定局,這是靈常心中所想,也是多數楚將的心聲。
明知這家企業要倒,領薪水的日子即將到頭,聰明人都不想等到領完最後一筆才走,需要找好下一家,青黃不接的日子,很難熬。
楚將已有不少將領心思活躍,但在霸王的威嚴下,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
只是無論埋藏的有多深,都有一絲氣息被漢軍中的陳平覺察到。
漢軍中彌散著一股即將勝利的氣息,這種氣息很特別,是種對勝利的渴望,對終止廝殺而將過好日子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