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僧人年紀不少,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鬚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樣子。
眾僧面面相覷,顯然無人認得那遲暮老僧。喬峰看了卻驚訝了:這僧人不正是剛才在自家門前遇到的老僧嗎!
第四卷 中原之行 62 老僧說法
(更新時間:2006…9…9 12:17:00 本章字數:2632)
那老僧並沒有過來,他佇立了一會,才點頭道:“這就是了。真是太像了,如果不是施主這個歲數,只怕老僧也會誤解施主了!”
眾人聽了如墜迷霧,不知所云,竟然沒人跟那老僧介面,喬峰站了起來,邁過身來,向那老僧一揖:“見過大師!”
那老僧讚許地點點頭:“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老僧觀施主並沒有‘屠刀’,何來放下之舉!諸位都是當世高僧,卻無法勘透其中奧妙之處,實在可惜!可惜!”說著,那老僧又對著眾僧搖搖頭。
眾僧見這老僧是如此之老,穿的只是少林打雜僧人的服飾,卻出口不凡,處處隱含著佛理至言,無不驚詫萬千。
玄慈對著那老僧雙手合十,躬身一揖:“老衲愚鈍,還請老師傅指點迷津!”
那老僧道:“方丈大師,不必多禮。想那世間諸多魔障,萬千心魔,豈是如此容易擺脫的!一時被矇蔽也無甚不是,只是可惜學不能致用,實是一大遺憾。昔老僧曾聽無名大師言……”說到這,那老僧頓了一頓,眾僧聽了無名大師之言,肅然起敬,齊齊凝神傾聽,生怕漏了一個字。
那老僧等掉足眾人的胃口才道:“大唐之時,有一名曰悟空之神猴,恰逢有一六耳獼猴,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遂冒充為悟空;是以真假悟空,滿天神佛難辨,如來佛祖對滿天神佛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此能盡知周天之數,卻不能盡識周天之數也。今由此觀之,在場諸僧佛法高深,武功高強,見識淵博,卻也不能盡用其能,辨別真偽,此同理也!”
眾僧聽了大感受益非淺,覺得此理已經包羅永珍,舉之處處可通用,乃至理也。玄慈大師道:“老師傅之言,令貧僧受益非淺,如今細細想來,覺得如來佛祖之言深得我心,想那世間之物,吾等知之甚多,卻未必盡識之。有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只怕也是此理。”
那老僧點點頭道:“這是無名大師在一次無意中對虛竹所言的,老僧也是在一次詢問佛理中從虛竹口中所知。聽到時,老僧如獲至寶,不時參悟,只覺妙用無邊,終生受用不盡。由此可見無名大師佛法造詣之深,只怕我輩遠遠無法趕上。”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一時之間,似乎都忘記了剛才所發生的事,人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這時,只聽那老僧長嘆一聲:“今無名已消逝而去,留下一幅軀殼,來也無名,去也無名,何曾有蹤跡可言,只留下無名佛理至言,令吾輩受用無盡。老僧實在慚愧啊!”
玄慈道:“老師傅能有此至言,何來慚愧?”
老僧道:“昔老僧還聽無名大師言,‘當今佛徒只信佛卻不行佛行,只論佛言卻莫能實施,悲哉悲哉!況乎眾僧鑽研佛經只求獨善其身,不求兼濟天下;天下眾生,萬物生靈,不可能俱修佛皆信佛,佛何不勸世人都行善?佛常言渡有緣之人,何謂有緣?眾僧遁入空門,四大皆空,談何慈悲為懷?眾僧以我心為慈悲,我心真慈悲嗎?’老僧每想及此話,只覺心中愧疚更甚,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呀!”
眾僧聽了臉色數變,臉現尷尬之色,一時人人心中感到不是滋味,慚愧之意現於臉上。喬峰心中也是驚駭異常,對這無名大師可是好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