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育鰲找周士相商議,定了三萬人的名額。其餘軍士錢糧開支由湖北方面自己解決。
軍帥府內諸多將領和參謀都不同意給忠貞營發什麼軍餉,還是周士相力排眾異拍板定下的。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既已支援擁立唐王監國,那麼他們便是唐王政權所屬軍隊,和太平軍一樣都是打著唐王旗號的大明軍隊,周士相和劉體純、李來亨、賀珍、郝搖旗他們是同殿為臣,因此朝廷沒有理由不給自己的軍隊發軍餉。倘若還和從前永曆那般,一文銅板都不給忠貞營,那周士相又何必需要忠貞營響應擁唐,讓他們自生自滅不是更好。
發軍餉,是唐王政權對於忠貞營這些抗清力量表明態度的最好辦法,或者說是周士相的態度。只有發了軍餉,忠貞營這些抗清力量才會真正對唐王政權產生歸屬感,而不是遊離在外,仍視自己為順軍餘部。更重要的是,雖然不能實際控制忠貞營,但透過發軍餉這個手段,周士相也能間接對忠貞營各部產生一定影響力。這影響力有多大,周士相不確定,但至少,會讓忠貞營這些人對他沒有惡感。軍餉名義是朝廷所發,可朝廷由誰而建,這軍餉又是由誰拿出,忠貞營上下沒有傻子。
廣東經濟是很困難,但再困難周士相也不會如當年的何騰蛟、永曆一般只將忠貞營視為可利用的工具,用之則當牛馬使喚,不用之扔在一邊不管不問。不論如何,這些一直堅持抗清到最後的漢子們都是值得尊重,也是值得周士相扶持的。況且他馬上就要率領北伐軍進攻江西,湖廣拆分之後也需要忠貞營他們發揮更大作用。即便他們只在湖北一省活動,總也能牽制清廷一部分精力,使得順治沒有辦法傾巢對付太平軍。
給湖北方面定下的這三萬兵員軍餉,是按周士相太平軍正兵標準實發。至於多出這三萬張嘴後廣東的財政壓力如何解決,周士相將解決的方案放在了安南人身上。算算時間,趙自強那邊也當有訊息送過來了。
周士相仁至義盡,劉體純和賀珍說不出什麼,再提什麼要求,他們自己都會覺得過份。再有王光興從中活動,協議最終成文但沒有報給唐王。畢竟,這件事是周士相和劉體純他們在操辦,所涉及的官職、地盤、錢糧和唐王殿下沒有任何關係,就是周士相要將協議呈報唐王過目,劉體純他們也不肯。
郭之奇對於忠貞營方面和周士相所定的合作條款也沒有異議,更加沒有指責什麼,他忠於大明,但更明事理,也知大局。他可以幫著唐王主持內閣,穩定朝政,建立唐王的權威,削弱周士相對於朝廷的影響,但絕不會在背後給周士相使絆子,更不會在太平軍即將北伐之時弄出什麼事端。弘光四朝以來的教訓,四十六歲的大學士瀝瀝在目。前車之鑑,安敢再犯。
連城壁這個次輔則是壓根不知道忠貞營方面正和周士相談判,不過就算他知道,也無力阻止此事。
在郭之奇和宋襄公等人的主持下,內閣透過了周士相的提議,將湖廣一省拆分為湖南、湖北兩省。兼掌吏部的郭之奇向唐王奏請,委任袁宗第為湖北巡撫,委任趙四海為湖南巡撫。(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
“袁宗第此人孤知道,當年堵胤錫奏請皇兄招撫忠貞營時,孤恰在皇兄旁邊。皇兄曾言,這袁宗第當年乃是李闖帳下大將,其人頗有本事,若得招於我大明,無疑得一師之助。後來忠貞營來歸,皇兄曾有意親征與忠貞營會合,以袁宗第等人為大將,再現光武中興,只可惜。。。。”說到這裡,唐王嘆了口氣,復對郭之奇道:“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