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賢典故”的假象所迷惑。
他從一般的人性角度出發,認為王書輝做了這麼全面的,在史書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詳細、充分的準備。如果不是為了要造反,如果不是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獻策雖然沒從事過專門的經濟活動。但是,他卻知道,人做什麼事情都,要追求到投入和產出成正比。他就沒見過誰會真的賠本兒賺吆喝的。王書輝投了這麼大的,難以置信的本兒,最少要達到一種武裝割據,當個土皇帝的程度,才能算得上投入產出成正比。
所以,這幾天裡,雖然他在顧君恩和牛金星面前,仍舊錶現出一副努力找出王書輝不想造反的跡象的樣子。但是,在他自己的心裡,他已經完全的認定了王書輝就是要造反的人了。
因為自己的老母、弟弟、妻子,都已經被複興會接到王府鎮安置了。所以,宋獻策在絕望之餘,倒是產生了一種投機者的心態。他想要搶在顧君恩和宋獻策前面,討好王書輝。以求日後能夠在復興會這個組織中獲取更高的地位。
王書輝雖然是個對於人際關係很無能的傢伙。但是,他對於歷史人物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
宋獻策這個人,在他的印象中,就屬於那種牛皮滿天飛的不靠譜的人物。作為一個能夠弄出什麼“十八子主神器”這種粗製濫造的讖言,來忽悠李自成,鼓動李自成的傢伙。王書輝是根本就不會相信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意義上的刻板印象在影響王書輝。
所以,王書輝聽了宋獻策的“驚世大言”之後,表現的很平靜。他坐在椅子上,把腦袋稍稍的偏向宋獻策的方向。表示準備認真的聽聽宋獻策後面準備“放”什麼(屁)。
“道君皇帝以旁支繼帝統,這就是天下大亂的根源。”
“自嘉靖開始,朱明三代帝王無不昏庸無能。嘉靖帝迷戀仙道不理朝政,北有夷狄進犯京師,南有倭寇劫掠江南;隆慶帝沉迷美色,怠慢國事,朝廷大事,事事委於內閣之手;萬曆帝更是三十年不上朝,空前絕後,史書罕見。有此三個昏君持掌國柄,這天下早就千瘡百孔了。”
“現如今,朱明外不能御辱。北虜東虜肆虐九邊,前有薩爾滸之敗,後有瀋陽失城。內不能承天命而撫百姓。前有淮北饑荒,今有黃河決口。升斗小民或死於蠻夷之手,或亡於上天震怒。”
“在下以為,朱明朝廷已經獲罪於天。這才有四方蠻夷來攻,萬般災變四起。現在百姓已入水深火熱之中,朝廷卻逼餉加稅,毫不體恤!這不是天下大亂的徵兆,又是什麼!”
宋獻策原本根據這幾天在復興會接觸到的朝廷邸報資料,準備的這套說辭,是想以此接近王書輝,增加自己在王書輝心中的分量的。可是,不僅在他蒐集材料的過程中,就是現在,在他把這一套說辭公之於眾的之後,他都已經感到,自己的說辭不再是為了迎合王書輝的了。
不僅聽了這話的顧君恩和牛金星,就是宋獻策自己,也對這套說辭有九分的真心相信了。
顧君恩和牛金星,包括宋獻策自己,都對這番話產生了很大的震動。但是,王書輝卻對宋獻策的話不以為然。
在王書輝看來,明王朝的滅亡是個客觀過程。在小冰河氣候,土地過度集中,外族入侵,統治階層腐化墮落等主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一個封建王朝走向滅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情了。
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判斷,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像明王朝這樣,在各種總體相同,細節不同的主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從建立,到穩定,從穩定,到繁榮,從繁榮,到崩潰,最終在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