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麟學了一腦袋的仁義愛民的思想,但無論他去問誰,誰都沒辦法給他一套真正的能夠實現人民安居樂業,貫徹仁義愛民思想的切實辦法來。聽那些秀才舉人進士,加上書香門第的老媽不停的用些什麼“心學”和“理學”之類不靠譜的高調來回答自己,馬祥麟真的是非常失望的。
    復興會的到來,給馬祥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最初只是對復興會的產品,復興會的武器,復興會的軍事技能方面嘆為天人。隨著他和復興會的幹部戰士們接觸的越來越深入,他發現人人當聖賢,人人享安樂這種無法想象的事情,居然好像在自己的便宜老師的治下真的能夠實現。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近七百名派遣而來複興會計程車兵和幹部,居然人人有文化,人人都能說出一套明確清晰的道理來。
    最開始的時候,馬祥麟還以為這七百人是王書輝精心調教出來的親兵呢。可是,隨著和復興會派遣營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馬祥麟發現,那些明顯是派遣營裡的最基層的小兵們,一個個也是在軍事訓練的間隙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和學習。更主要的是,這些士兵和軍官們還非常積極的去教導白桿兵計程車兵們讀書寫字。
    馬祥麟發現了這一點之後,還是覺得難以置信。所以,他又專門的找那些在石柱地區負責幫助當地發展民生的復興會幹部去了解情況。(實際上那些技術人員的文化水平比部隊裡的一般軍官還要高些。)
    等到馬祥麟確認了復興會上下,無論是泥腿子(農技幹部)、商販(商業幹部),還是槍桿子(士兵和軍官),所有的人都能寫會算,說起道理來都是頭頭是道的現實之後。他真的興奮了起來。
    
    
。。。
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
    知道有一個美好的世界,卻不知道怎麼實現那個美好的世界。【閱】這就是一直困擾著馬祥麟的問題。
    隨著馬祥麟和復興軍派遣營計程車兵、幹部的接觸越來越深,隨著他和王書輝的通訊交流越來越頻繁,馬祥麟越來越發現,復興會好像有著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辦法,可以實現那個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在這種認識下,年輕的馬祥麟一從西南戰場上回來,就去了自己的老師王書輝所在的枝江縣。
    在枝江縣,在復興會的治下,馬祥麟才知道,原來仁義愛民的思想不僅是一種政治理念,更是一種可以具體操作的具體目標。
    富饒的土地,安樂的百姓,繁榮的經濟,驚人的科技。整個復興會的治下和馬祥麟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帶著無比的震驚開始正式的在復興會總部接受培訓教育的馬祥麟,急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老師和復興會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不過是半個月最基礎的政治教育,馬祥麟就一下子發現了一個一直以來都在他的身邊,但是他卻從來也沒想到過的事情:最理想的大同世界,並不是一種虛妄的幻想,而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切實目標。
    馬祥麟透過學習發現,即使是在現有的社會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