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失誤。MACD則是慢速指標,訊號有些滯後但準確率高,各有所長。因為兩個指標對走勢的反應有快慢之別,自然就容易衝突。從理論上來說,所有技術指標能共振當然更好,就易於判斷,但這種共振時機很難找到。而且技術指標基本都是基於成交量和成交價而推演出來的,能看懂量價關係,根本不要用多少指標,用一個比較準確的MACD指標就足夠了。”
丁旭解釋道,“另外,我覺得,一般的散戶做中長線,指標慢一點不要緊,只要準確就行了,所以就用MACD就好了。當然,你要是覺得別的指標更好用,用別的也可以。但一定要記住,你用什麼指標決定買入的,就用什麼指標決定賣出。不要一下子用MACD買入,又用KDJ指標來決定賣出,那就亂套了,容易失誤。一句話,就是指標不在多,貴在精!只要把一個指標吃透了,用好用活了,比掌握十個指標都要有效。因為這些指標的原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用多了指標反而會發生衝突,讓人無所適從。”
“可是隻用一個MACD指標,它不是有滯後性嗎?怎麼破?”怪大叔追問道。
“其實也好解決。對於滯後性,可以到次級別的K線圖裡去尋找提前一些的背離,提前發現更精確的買賣點,比如在30分鐘圖裡尋找背離。因為長線是看月線,中線是看周線,日線是做中短期,30分鐘是做短線,5分鐘和1分鐘圖做超級短線。”
丁旭說道,“當然,千萬不要迷信這些指標,因為主力是什麼日線指標都能做出來的,所以還要結合周線、月線來看,這種週期是很難騙線的,有利於我們把握好長期趨勢。另外,均線K線成交量,以及籌碼欄,也是判斷趨勢和買賣點的重要依據,結合這四者來看,把握好走勢其實並不難。”
禪師聽到這裡,插了句話:“我補充一點,還有個均線為先原則。即對於MACD之類的技術指標的應用,一定要考慮股價是否突破中期均線壓力,因為在沒有突破中期均線的情況下形成金叉有可能是多頭陷阱。而沒有跌破中期均線的死叉,則可能是空頭陷阱。”
聽丁旭和禪師這麼一講解,大家都對指標的用法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未完待續……)
第333章 籌碼分佈的週期差異
“關於指標問題,我還補充一點,就是陳浩參與開發的籌碼指標,最早應用於指南針軟體,後來幾乎所有炒股軟體都用了這個指標。但是據說演算法是有差異的,所以各個軟體之間的籌碼欄也多少會有點區別。”
禪師補充道,“另外看幾年長週期籌碼時,有時日線顯示上方套牢籌碼沒有了,但周線則有,我個人感覺還是周線更準一些,因為相關位置的阻力作用很明顯,反應在股價的上攻上,每次到了周線的籌碼密集區,就磨得比較久。而且這也符合一些釘子戶散戶的死捂習慣,比如中國石油這隻股就還有不少人在捂著。因此,看一兩年內的籌碼變動,看日線就可以了,但看四五年以前的籌碼,我感覺還是周線更為合理。”
“這個問題我倒很少注意到。”丁旭愣了愣,趕緊開啟了幾個上市多年的老股票的走勢看了一下,發現確實如此。
“這是什麼原因呢?演算法的差異,也不至於導致日線和周線差異這麼大啊!”丁旭疑惑地問道,“日線上反應經過一兩年的磨底,上面的套牢籌碼都沒有了,這才敢放心買入。但有的股票日線上是沒有套牢籌碼了,而周線上倒是還有不少套牢盤,這到底是什麼原理?陳浩的《籌碼分佈》這本書,沒有提到這一點啊。”
丁旭在網上搜了一下,網上的答案大多不怎麼靠譜。
倒是“股民老張”的一篇文章,給了丁旭一些啟示——“這是怎麼算的呢,它是按照K線算的嗎?還是按時間算的?電腦一般來講都是認K線的。認K線什麼呢?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