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時候,汴梁八十萬禁軍一鬨而散,甚至不如奮起抵抗的民壯。後來鹹淳二年蒙古韃子攻破臨安,禁軍更是連一點兒像樣的防禦都沒有,就這麼豎起白旗、作鳥獸散。
可是現在,眼前的這支禁衛軍,已經截然不同!
精銳、英雄、天下第一,無數的光環戴在他們身上,而這之後,是被他們殺得血流成河的一處處沙場。
不少前朝大臣在這一刻都下意識的微微眯眼看著朗朗乾坤。
新朝新氣象,這個和前宋截然不同的大明,處處都在流露出蒸蒸日上的氣勢。無論是身邊這些年輕得有些過分的文武勳貴,還是在陽光下站立影不亂的禁衛軍士卒。
“年輕,活力,蓬勃。”禮部尚書陳宗禮喃喃說道,旋即微笑著跟在當朝三位相公之後,第一個邁動步伐走入大殿。
不過當明王殿下一身天子著裝,出現在大殿上的時候,所有的官員這才意識到,大明之年輕,已經不只侷限於軍兵,也不只侷限於文武百官,更是在這位天子的身上體現的一覽無餘。年輕有為的君臣、所向披靡的大軍,這就是大明帶給所有人最鮮明的符號和印象。
葉應武一掀衣袍,端正坐在臺階上的黃金龍椅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官以文天祥為首,武將以蘇劉義為首,文官行捧笏躬身禮,武官行單膝拱手禮,一排一排的人群如同風吹麥浪一般倒下,又在這雄渾的聲音當中站起來。
左側文官,右側武將,涇渭分明,有條不紊。
“諸位卿家免禮。”葉應武微笑著說道。雖然他現在自稱還是明王殿下,但是既然已經答應了登基,自然也不會反悔。而且剛才文武百官開口也不再是“殿下”,而是“吾皇”。
這些傢伙也是挺識相,或者說這一天,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
不等葉應武開口說話,文天祥就已經畢恭畢敬的站了出來,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葉應武點了點頭,看文天祥這個架勢,顯然是已經和文武百官商量好了的,然後他作為左丞相代表全部百官發言。至於關乎什麼事情,葉應武已經隱約能夠猜測到。
“自殿下稱王以來,大明一直沿用前宋年號,以待殿下登基之時,並表大明繼承前宋之正朔。現而今殿下登基大寶在即,沿用鹹淳之年號已大為不妥,臣以為,當改元大明年號,表示殿下正統。”文天祥不緊不慢的說道。
話音剛落,蘇劉義、陸秀夫等人就已經站出來:“臣等附議!”
葉應武嗯了一聲:“文丞相此言有理。只是不知道諸位臣工以為,何等年號更能體現大明之姿,兼併大明造福天下萬民、重新整理改良體制之決心?”
這事顯然翰林院和學士院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當下裡劉辰翁就已經大步出列,朗聲說道:“啟稟殿下,自漢武帝確立年號之制度以來,凡年號已有數百先例,年號之用處,無需多言,應當討論之事,為年號之名稱蘊含。年號應體現當朝陛下文武德治或期盼四海昇平。而今陛下文治武功、實所共鑑,單一以‘文’字或‘武’字為開國年號,似有不妥,故翰林院並學士院以為,應當取後者,祈願歷經戰火、百廢待興之大明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不知殿下以為可也?”
“那翰林院和學士院的意思是?”葉應武看著胸有成竹的劉辰翁,便知道他肯定已經想好了最合適的一個,倒不用自己操心了。
劉辰翁在一雙雙眼睛注視下,微微一頓,接著說道:“翰林院與學士院所列之年號中,臣等以為最為合適的,應當是永樂。天下當永樂,陛下當永樂,萬民當永樂!”(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章 冥冥有天命
“永樂”兩字從劉辰翁口中一出,擲地有聲。
整個大殿上頓時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