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到岳陽山地師的駐地。從岳陽到長沙的三百里則要他自己僱馬解決。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路上花費的時間算是公差,不算休假,讓王翊的時間有所寬裕。
王翊從都督府借了馬牌,從沿途館驛中取馬,程程趕路。中途在山東打了個彎,與父親說了自己想迎娶女官的事。王老五在這事上倒是開明。見兒子回來已經是欣喜非常,又見兒子有了心儀的女子,更是催他早點成親。
“莫不然我與你同去長沙?”王老五道:“該提親就提吧,你都二十了,也老大不小了。那女子年齒幾何?”
“比兒子大三歲。”王翊道。
王老五不住點頭:“好,好。”
有錢有閒的人喜歡娶小姑娘。他們經得起時間和物質上的消磨。尋常百姓卻是喜歡討大老婆,首先從生理上說,過門就能生孩子,而且因為年齡大了,身體發育成熟,生產時的風險也就小許多。更主要的是,婦女在許多地方都是重要的勞力,一樣要下地幹活,顯然二十上下是最好的年齡。
“爹。咱們把這裡的地換去遼東吧。”王翊道:“兒子在那邊也是領兵的人,好有個照應。”
王老五垂著頭,想了想,道:“論說起來,山東也是客地,對咱們來說都一樣。不過爹爹年紀實在大了,懶得跑了。如今擺弄一小塊地,養些雞鴨豬兔。也愜意得很。你看到院子裡那隻蘆花雞了?還是當年你用蝗蟲換回來的呢。”
王翊正要再勸,又聽父親問道:“你在遼東駐防也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說要在那兒紮根?”
“其實遼東也沒啥不好。”王翊道:“雖然這幾年連著大旱,冬天也冷,但地多啊。爹,你不知道,許多地都是平整過的好地,就是種地的人被東虜殺了才拋的荒。”
“人生一輩子。吃多少糧穿多少衣老天爺都有定數,你佔的地再多有什麼用?”王老五搖頭道:“那邊終究不是久留之地,還是得回關內來。”
王翊知道父親是個倔強人。想當初剛剛投降官兵,以父親的功夫,還讀過兵書戰冊。只要肯出頭,現在少不得也是個將校一級的人物。可父親鐵了心要當個田舍翁,誰能勸得動他?
“爹,兒子也算出人頭地了,就沒人上門來提親麼?”王翊突然問道。
“你出人頭地的事也是這次回來人家才知道,要提親也得過些日子。你不是有心儀之人了?怎還惦記這個?”王老五好奇道。
“沒人想做大明將軍的後孃麼?”王翊嬉笑道。
王老五隨手抄起一把竹筷,手腕一抖,飛擲過去。王翊抱頭鼠竄,又被父親拿住了後頸,屁股上打著實捱了兩下,這才算是饒過。
翌日一早,天尚未亮,王翊就被父親餵雞的聲音吵醒了。他起身一看,這比在營中起得還早些。胡亂吃了些炊餅,這位大明最年輕的將軍換了粗布衣裳,隨父親去地頭幹活,只揮了兩鋤子,就再也不想動了。
——還好當年去從了軍。
王翊心中慶幸。
王家的土地總共不過一畝二分,是當年安置流民的標準,只能說“餓不死”,要想吃飽都不可能。好在王翊早早就自立了,無論是當教員還是後來從軍,沒給家裡增添負擔,反倒常寄回軍餉糧票,讓父親得以過上“好”日子。
王老五現在也不指著這土地吃飯,伺候莊稼的心態都跟鄉人們不一樣。他不知道有士人老爺喜歡弄花弄園林,但他對待這些作物的態度卻與那些老爺一樣,每一株根莖都要細細照顧過來,將水送到根部。
對他而言,這並不是勞動,而是一種娛樂。
只要站在這一畝二分地上,王老五就覺得天下是真的太平了。
所以兒子要他去遼東,他並不擔心那裡苦寒,只是不捨得自己心血澆灌出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