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必是蔣家的面子,這件事中她蔣家被吳氏這個沒頭腦的推到了風口浪尖,在她被矇在鼓裡的這段時間,還不知道李家在背後如何如何議論她這個老太君仗勢欺人不懂事呢,想到這一點,秦氏就想親自衝上去抽吳氏幾個大嘴巴。她一生三從四德,對丈夫無微不至,兢兢業業一輩子,眼看就被這個不懂事的婆娘毀於一旦,這叫秦氏如何能夠不生氣呢。
吳氏還想狡辯:
“可,可是,我也沒有逼他呀!是他自己同意的,你們夫婦不也在場嗎?怎的,怎的如今全都來怪我?”
李夫人緊接著接過了話頭:
“哼,若不是你以袁家勢大,只有你們蔣家能替我兒撐腰這件事來威脅,我們如何會答應這種沒有道理的要求?不是你逼迫的是什麼?再說了,我兒發誓就發誓了,我們李家,發過的誓言自然是要遵守的,但那是建立在你女兒規規矩矩,恪守婦道的基礎之上的,你女兒做出這般事,還要我兒去守那斷子絕孫的誓言,你蔣家欺人太甚,事到如今,我們李家縱然被袁家打死,也是不敢再要你們蔣家庇護的,縱然打死了,也比被旁人指戳脊梁骨賤罵要強千倍百倍。”
聽李夫人的話頭,像是現在就要把兩家的關係給徹底崩了,孔氏身為當家娘子,這個時候終於可以站出來說話了。
“李夫人,您稍安勿躁,這件事情雖然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纖瑤丫頭,但是,畢竟只是書信之言,依我看啊,還是趕緊叫兩個孩子回來,當面質問了才好,可別讓他們在外頭又徒增了笑柄,鬧出什麼不可收拾的大事來。”
孔氏的話句句在理,而李夫人也知道孔氏雖是二房次房的媳婦,卻是真正蔣家的當家娘子,更何況她發洩也發洩了,該罵的也罵了,若是再鬧下去,可就真的沒有機會收場了,因為她心裡也對蔣纖瑤的事情心存疑慮,僅憑兒子一面之詞確實很難做到服眾,此時鬧僵,對她並沒有好處。
一番思量之後,李夫人這才歇了戰火,對吳氏冷哼一聲,拂袖離去,一解她這段時間的憋屈之火。
李夫人走了之後,秦氏又對著吳氏一番教訓,吳氏自知這事理虧,並不敢嗆聲,領了罪責之後,就灰頭土臉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秦氏讓孔氏派府裡的家將親自去把蔣纖瑤夫婦從關外帶回來問話,孔氏也領命去了,戚氏見沒熱鬧看了,也就收拾收拾鞋樣子,揚眉吐氣的走出了花廳。
而另一邊,在關外,蔣纖瑤和李清還在繼續冷戰,兩人都在等待京裡的回話,全都按兵不動,因為兩人自知都有德行虧欠的地方,也不敢再將事情鬧得太大。
因此,這些日子裡,李清和寶鵑住在同一個房間裡,寶鵑這丫頭也是韌性,無論李清怎麼驅趕,她就是不走,執意要伺候他起居,李清也被寶鵑的忠誠打動,也正是她身上這份無微不至的關切與溫柔解語的體貼,在李清的心裡,足足甩了悍婦蔣纖瑤好幾條街,對寶鵑也是漸漸好了一些。
蔣纖瑤一人獨住,每日看他二人鶼鰈情深,自己卻獨守空房,第一次感覺到了人生的無奈,可是要她現在再去找李清鬧,卻是沒了那份勇氣。
因為她發現,李清手裡握著一個她永遠都無法打敗的利器,那就是——休妻。
縱然她是蔣家的女兒,一直受寵著長大,可是她也不會認為自己真的被休棄回家之後,蔣家中人還能像從前那般寵愛於她,首先就是太祖母秦氏,第一個不會放過她,那可是個受過貞潔牌坊的女人,女人被休棄這件事在她眼裡,那就等於自盡。
所以無論如何,她不能冒這個險。而對於李清信口拈來的汙衊,蔣纖瑤自然也不會甘心承認,她沒做過的事情,她自然不怕,她在信中早已寫明瞭自己的立場,想來府中人也已經對這件事有所明瞭,不會追究才是(這傻缺還不知道自己的信晚送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