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被挫敗後也安靜了下來……有人說該馬放南山了,這等話聽聽就好,當真就會敗了國祚。”
“大唐要想保持長盛不衰的法子是什麼?威脅!上次我給你等說過給大唐尋找對手的手段。從君臣到百姓,都要牢記大唐永遠都有對手。”
後世燈塔就是這等手段,沒有對手也要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對手來,以此來刺激自己的軍事力量進步,以此來刺激整個社會保持警惕。
“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就是這個道理。”
“賈郡公。”
兩個旁聽的先生中,蔣峰提出了問題,“這難道不是窮兵黷武嗎?”
“這不是窮兵黷武。”賈平安覺得這些人,或是整個儒家都有問題,“沒有對手的大唐會如何?”
他看著蔣峰,“你可能答?”
“內修德政。”
就是閉門苦練內功。
“沒有對手的大唐內部會發生什麼?”
“百姓安居樂業……”
蔣峰越說越糾結。
“你這話說的自己都不信。”賈平安淡淡的道:“沒有對手……內部就會自己大打出手。許多時候有對手就能倒逼內部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當失去了對手時,那些人會想到什麼?想到爭權奪利,什麼手段都敢用。”
“你等只看到了突厥,只看到了吐蕃,可看到了大食?”
“大食太遠了吧?”
愚不可及!
“大唐立國時,距離安西有多遠?”
賈平安把地圖拿來拉了一下,“大食這些年在不斷擴張,比之當年的大唐更犀利,距離也更近。”
“我不喜歡儒者的一個緣故就是你等骨子裡的軟弱和保守,為此還粉飾了一番,叫做仁政。”
賈平安敲敲案几,止住了蔣峰等人的騷動,“武帝口稱獨尊儒術,實則是打壓百家,用的依舊是法家的那一套……後續也是如此,唯有一個帝王對儒術深信不疑,任用儒者為重臣,按照儒學的那一套去治理國家,推行所謂的仁政,這些仁政換來了什麼?”
李弘呼吸急促,想到了許多。
“漢元帝所謂的仁政讓那些地主豪強肆無忌憚的兼併土地人口,大漢的滅亡危機便是在那時種下的。”
李弘聯想到了自己學過的史書,低頭奮筆疾書。
“到了大唐,高祖皇帝就不說了,就說先帝,先帝治國可是儒術?”
“當今陛下可是用了儒術治國?”
“當年漢元帝任用儒臣,那些儒臣興奮不已,覺著自己有了出頭之日,醜態百出,結果被人擠兌一番竟然自盡……”
“儒家執掌天下,必然會帶來一個後果……貪婪,軟弱。對內他們會結成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兼併土地人口,控制輿論,控制權力。對外軟弱無能,恨不能把整個國家都用高牆來圍著,自己躲在高牆內稱王稱霸。”
“門檻猴!”
李弘低頭寫下了門檻猴三個字。
儒學不可重用!
李弘微微搖頭。
“任何王朝若是想長盛不衰,內部必然要積極進取,不斷促進發展,不斷提高百姓的收益。小河漲水大河滿,當百姓的收益高了之後,朝中的府庫必然會充盈……”
“而對外也得要積極進取,但這個積極進取並非是指不斷的攻城略地。”
賈平安放緩了說話的速度。
“下面我說的……莫要外傳。”
兄長不是說人不能保密嗎?為何還要叮囑?
“大唐攻伐的極限在何處?”
“在距離。當大唐的軍隊從長安出發要經年方能抵達最邊遠的地區時,那時候的大唐就危險了。”
在交通不方便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