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和危機。
2 社會環境描寫
- 展現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社會制度、文化習俗等。社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舞臺,對情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制約和影響。如老舍的《駱駝祥子》,透過對20世紀20年代舊中國城市社會環境的描寫,如軍閥混戰、貧富差距懸殊等,揭示了祥子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3 環境與人物的互動
- 環境不僅僅是背景,還應與人物相互作用。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可以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時人物也可以對環境產生改變。例如,在沈從文的《邊城》中,湘西的山水美景塑造了翠翠等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而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又與這片美麗的山水融為一體,環境與人物相互映襯,營造出了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二)運用方法
1 感官描寫增強真實感
- 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描寫,讓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環境的特點。比如,在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中,對高密東北鄉的紅高粱地的描寫,“紅高粱高密輝煌,高粱穗子油滑飽滿,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風吹高粱,沙沙作響,空氣裡瀰漫著高粱的清香”,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的描寫,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2 季節與時間的象徵意義
- 不同的季節和時間可以象徵不同的情感和氛圍。例如,春天可以象徵希望和新生,冬天可以象徵寒冷和絕望。在魯迅的《祝福》中,故事發生在舊曆年底,寒冷的冬天氛圍與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相呼應,增添了故事的淒涼感。
3 環境描寫的動態與靜態結合
- 靜態描寫可以展現環境的整體風貌,動態描寫則能使環境更加生動。如在曹文軒的《草房子》中,對油麻地小學的描寫既有靜態的建築、操場等的描繪,又有孩子們在校園裡奔跑、嬉戲等動態場景的描寫,動靜結合,營造出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校園環境,也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了合適的氛圍。
(三)舉例說明
以張愛玲的《金鎖記》為例,小說中對環境的描寫十分細膩,深刻地營造了情節的氛圍。故事發生在上海的一個封建大家庭中,對深宅大院的描寫充滿了壓抑和腐朽的氣息。“那是個潮溼的春天,香港雖說是亞熱帶氣候,但那一陣卻天天有霧。到處溼漉漉的,牆上爬滿了暗綠色的青苔,房子似乎都要發黴了。”這段自然環境描寫不僅展現了上海的潮溼氣候,更暗示了小說中人物內心的壓抑和沉悶。社會環境方面,描繪了封建禮教和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對人們的束縛。曹七巧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性格逐漸扭曲。她所居住的房間佈置昏暗、陳舊,與她內心的陰暗和痛苦相契合。例如,“屋裡暗沉沉的,只有她那隻鐲子在暗中一閃一閃,亮得刺目。”這裡的環境描寫與曹七巧對金錢的執著和她複雜的心理狀態相互呼應。在情節發展過程中,環境描寫始終與人物的情感和行動緊密結合。當曹七巧與他人發生衝突時,環境的壓抑氛圍更加凸顯,增強了情節的緊張感和衝突的激烈程度。張愛玲透過對環境的精心描繪,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悲劇的氛圍,使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曹七巧的命運和小說所揭示的社會問題。
六、對話描寫與情節推進
(一)技巧分析
1 符合人物性格
- 人物的對話應與其性格特點相符合,使讀者透過對話就能感受到人物的個性。例如,在王朔的小說中,人物的對話往往充滿了京味和幽默,同時也體現了人物的直率和不羈。像《頑主》中的人物對話,生動地展現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和性格特徵。
2 推動情節發展
- 對話可以傳遞資訊、引發衝突、解決問題等,從而推動情節向前發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