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雞湯1。0”最喜歡編造的就是尼采康德黑格爾說過啥啥啥這三人在捏造雞湯界的江湖地位,大致相當於後來的馬雲魯迅***。
廢話就此打住。
不過,從上面那番不管是不是尼采原意的話,也可以看出:年輕的孤男寡女,居然在燈光溫馨曖昧、散發著女性體香的柔軟床榻上,進行一些需要豐富姿勢水平的學術辯論,這種場景得有多奇葩了。
要不是馮見雄和田海茉都是職業辯手、著名噴子,恐怕世上再無第二組可以在床上前戲做著做著就開噴的。
“或許《奇葩說》的第一期,就應該從這裡開始算吧。辯題夠奇葩,夠勁爆,也夠無厘頭,偏偏很值得一噴。可惜,不能錄下來。”馮見雄腦中,居然閃過這麼一個奇葩的想法。
他努力把雜念從大腦中驅趕出去,進入了一個噴子的心流狀態:
“請‘對方辯友’不要偷換概念,我剛才說的是‘人類的進化本能,會導致從小一起長大的異性之間,產生性厭惡的排斥’,而你卻把外延擴大到了‘德國骨科’的範疇。
你不覺得這兩個概念完全沒有互相包涵關係麼?前者說的是人的生活經歷,後者說的是人的血緣。”
田海茉一怔。
本來麼,她也只是心血來潮,想跟馮見雄隨便辯一下。聽馮見雄居然喊她‘對方辯友’,她是有點不開心的。
不過,僅僅一瞬之間,她覺得這樣也挺有意思的,有一股莫名的刺激感。
於是,她假裝起身洗漱,然後偷偷拿過自己的電腦,悄悄百度了一下馮見雄提到的那些學者。
百度不到。
只能谷歌之,直接查英文。
這次有了,而且還能順帶著檢索到很多相關文獻。
田海茉也是專業的辯手,對於扯虎皮拉大旗的本事很是在行,稍微囫圇吞棗看了一會兒,就知道怎麼反駁了。
“對方辯友,你覺得決定性吸引還是性排斥,主要是因為生活方式、而和血緣無關咯?那請問你怎麼解釋1995…7的《british…journal…of…medical…psychology》上,關於‘遺傳性性吸引’的論述呢?
那上面的研究可是清清楚楚表明,異性之間因為遺傳性狀高度相似而帶來的性吸引力,是非常強的。古代的表親婚姻之所以那麼多、而且多半還很和諧,就是因為男女雙方之間有性吸引力。只是因為倫理的限制,才沒有導致更可怕後果的發生。
你現在卻直接否認了遺傳性性吸引的的存在,那你置《雷雨》、《滿城盡帶黃金甲》乃至那些瓊瑤劇於何地?你以為它們都是小說和劇本,是瞎編的?可是那些‘祝有情人終成兄妹’的悲劇,在歷史上可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有原型背景的!”
田海茉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不過其實並不是很嚴密沒辦法,她只是假裝洗個臉的功夫,偷偷谷歌來的。能組織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你還涉獵挺廣的麼。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馮見雄讚了一句。
在沒有逼乎的年代,能僅靠谷歌、這麼快回答出這些現編的答案,說明應變能力已經很強了。
馮見雄繼續解釋:“遺傳性性吸引這個概念,當然是存在的,我剛才並沒有否認。我只是說‘生活經歷和血緣’是兩個獨立起作用的範疇。
綜合我說引用的普賽。伍爾夫《論近親繁殖厭惡心理與基因吸引綜述》,以及你剛才舉的那一期《british…journal…of…medical…psychology》上的相關研究,這個問題其實可以這樣描繪:
首先,異性之間,對於和自己遺傳性狀特別相近的人,確實是很容易產生吸引和好感。這種吸引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