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覺得開鑿暢通南北的運河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僅僅是軍事、經濟、政治上面,更是大勢所趨,林易只想如何能儘快提前。
首先是這北方氣候原來越寒冷。而其他如水旱等自然災害也頻繁,現在已經不如北方仕子眼中的南蠻之地更適合人類生存。雖然此時在林易的命令下,朝廷是十分支援開發江南,鼓勵北方族人南遷,可是這效果依然不十分明顯。靠政府強制力所推動的效果,自然是遠遠沒有靠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貫通南北的運河暢通後,自然而然就能加劇南北方的往來。無論是經濟貿易還是政治人口。
其次是現在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晉亦是大患,如匈奴、鮮卑等民族,特別是日益強大的鮮卑,是大患!朝廷要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走陸路又是遙遙無期,艱險異常。因此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隋以後的歷朝歷代,至清朝後期,無論是大一統時期政權,還是分裂時期的政權,都注重運河的疏鑿與完善,其動機無外乎經 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充分利用運河漕運。以運河為基礎,建立龐大而複雜的漕運體系,將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都城所在地,成了維持中華大地統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統治者集合龐大的人力、物力開鑿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漕運。運河是為了實實在在的漕運目的而生的,漕運是王朝的生命支援與動力供應系統,維持王朝的生命延續。由於海運的海盜、風浪等問題難以解決,在漕運史上運河水運是主要首選方案。開鑿運河是一件名符其實的功在當代、利在萬秋的偉舉,對修造者而言,可能效果並不能及時顯現,如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鋪路後人享福一般,但是給王朝後世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
無論如何林易都決定做這一個運河的開拓者,這個運河開鑿定了!林易一路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南方有邗溝貫通淮河和長江,只需要疏通拓寬即可。那鴻溝雖然是也貫通黃河和淮河之間,但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況且是透過群山峻嶺,這疏通拓寬的代價非常大,並且這鴻溝往南方向是通往荊州之地,淮河的上游,離那江南的核心之地還有千山萬水。
因此林易是已經計劃放棄了這拓寬疏通鴻溝,而是支援從開封附近往東南方向重新開鑿一條運河,把和邗溝連在一起即可。這個位置其實也就是後世隋朝605年所竣工開鑿的通濟渠。
由於這個方位偏東,一望無際,全是平原,屬於黃泛區,水道渠流密閉,這開鑿的成本也少了很多。同時這個地方兩岸皆是魚米之鄉,只要是風調雨順,這一季的糧食至少夠吃兩三年,無論是從地理上和經濟上林易自然是選擇這一條最優通道。而後從京都洛陽貫通北方幽州境內也成為了其下一步的計劃方略。
這一路上就這樣過來,雖然沒有時間仔細檢視這沿路的地形,但是林易腦海中始終都是這開鑿運河,造福後人之事,數天後,林易一行五人是終於是到了金陵城。
這金陵城此時名叫建鄴,本是東吳國都,東吳滅火後,就成了這揚州的州治所在地。
這建鄴城又叫冶城、越城、石頭城等,但是這金陵城都是其最響亮,最雅緻,最出名、最古老的別稱。
“金陵”原本是鐘山最早的名稱,後來成為南京的地名。“金陵”二字最早用於城名是在戰國時期。地方誌記載,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殺越王無疆,盡取越國奪取的吳國的地域,而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城,稱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時的鐘山叫做金陵山,它的餘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石頭山當時是金陵山餘脈的一部分,所以這座建在石頭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為“金陵邑”。
當時的“金陵邑”只是個具有軍事意義的小城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