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可疑人物,女,二十歲左右,?肩短髮……”另一人攔住了她“你從哪兒上來的,就你一人麼,”那人還當她是嫌犯般拽住了她的胳膊!
貝貝這下不依了,要甩開他的手,他握得死就是不松,“這山是你們家劈開的,還是你們家移過來的,我怎麼就不能在這兒騎車了?放開,我喊非禮了啊!”
想不到小丫頭這麼野,人才要肅整跟她講道理,沒想她真喊上了“非禮了!荒山野嶺的,你們要幹嘛!媽!有人要強j你女兒!爸!有人要拋屍你女兒!”山谷裡都是她的尖叫。見識了,這好的肺活量。
“怎麼了,一個小姑娘能鬧出什麼事兒。”
紀念紀念吧,
這是衛貝和第一次見活的元首。
。。。
。。。
☆、6。4
4
他的腳踏車上掛著一隻鳥籠。
“您這也算遛鳥了?”貝貝說,
他笑,“這麼掛著當然不算遛。手裡提著鳥籠,籠外罩著布罩,慢慢地散步,隨時輕輕地把鳥籠前後搖晃著,這才叫遛。”
“鳥為什麼要遛?”
“不遛它不叫啊,鳥必須習慣於籠養,習慣於喧鬧擾攘的環境,等到它習慣與人相處時,它就會盡情鳴叫。這樣的一段馴化,術語叫‘壓’。一隻生鳥,至少得壓一年。”
“哦,搞半天遛鳥的最高成就就是叫它開口叫啊。嗯,不止光會叫這麼簡單吧,它還得學別的鳥叫是不。”
“聰明。讓鳥學叫,最直接的法子是聽別的鳥叫,因此養鳥人經常聚會一處,把他們的鳥揭開罩,掛在相距不遠的樹上,此起彼歇地賽著叫,這叫‘會鳥兒’。養鳥人不但彼此很熟悉,而且對他們朋友的鳥的叫聲也很熟悉。鳥應該向哪隻鳥學叫,這得由鳥主人來決定。一隻畫眉或百靈,能叫出幾種‘玩藝’,除了自己的叫聲。能學山喜鵲、大喜鵲、伏天、葦乍子、麻雀打架、公雞打架、貓叫、狗叫。”
他耐心跟她聊養鳥,也很歡喜;她感興趣地聽,也長見識。
奇緣吧。
他七十擦邊兒了,雖然保養得宜,一點看不出古稀之色。到底是她爺爺輩兒了,
她二十出頭兒,也不說多莽撞出挑兒,亦如鄰家孩子碰見相熟識廣會玩兒的長輩,不認生,該學就學,該問就問。
真有點一眼緣分,拋卻年紀身份之差吧,人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從第一句就不生分地聊起,到這會兒一路騎行上了山,到了忠賢亭,至少沒歇嘴,斷不了話題。
工作人員端上來一些鮮果乾果,竟然還有黃甜酒。且,這些鮮果乾果不是一盤兒放一起,她老少二人一人一盤,像吃飯一樣,分食。
貝貝有話就說“您這不是嫌棄我怕我有病吧。”
他一頓“當然不是,你肯定不是當地人,藍山人延續了晉唐的‘分食制’。”
貝貝點頭,“這還說得過去,難怪吃這些果子得狎酒。不過晉唐人不怎麼講究吃喝吧,你看剛兒咱上來時看見的《古璽夜宴圖》石碑裡主人客人面前案上的食物不過八品。有一碗白色圓球形的東西,就像外面滾了米粒的蓑衣丸子。那碗鮮紅的,估計用放大鏡細看,也就幾個帶蒂的柿子。”
惹得他哈哈大笑“小姑娘眼力勁兒真好,可不就是柿子。晉唐人是不大會吃,連皇上吃的也不豐盛,凡御宴至第三盞,方有下酒肉、鹹豉、爆肉、雙下鴕峰角子。第四盞下酒是子骨頭、索粉、白肉胡餅。聽聽這些名字,會好吃麼。”
貝貝也笑“這我知道,第八盞假沙魚、獨下饅頭、肚羹;第九盞水飯、簇下飯。”
“咦,你真有研究?”
“研究個鬼,我媽以前用‘背菜譜’罰我,這段《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