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兼中書令。還是中書令與節度使,不過這時候的節度使全變成了虛職,最重要的一道實職洛陽留守拿掉了。
石守信心中有數,相對這個處罰結果,算是好的,慼慼的謝恩。
接著將作監段思恭因為在秦州擅用官錢造器皿,又妄以供奉為名,向百姓賤買狨毛與虎皮,為通判王延範所發,貶為少府少監。段思恭因不學無術,在任上接連犯了許多錯誤,但算是一個良吏,王延範所舉報的,許多官員皆在犯這兩個類似的錯誤,但因為趙匡義正在惱羞成怒當中,於是貶官。
這與涿州無關。
接著第三道詔書下達。彰信節度使劉遇責授宿州觀察使,光州刺史史珪責授武定行軍司馬,皆坐從徵范陽,所部兵逗撓失律故。
石劉史三人有何失職之處,論快誰跑得有趙匡義快?當然,真正原因是說不出口的。
只賞了一人。
以楊業為鄭州觀察使,再讓潘美為河東三交口都部署,以防契丹入侵。
然後趙德昭發言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一種痛叫虛偽
貶了三人官職,趙匡義一直不賞,不但不賞太原之功,而且以北伐失利為由,連犧牲的將士撫卹也不提。
群臣上奏進勸,當初罷節度使之權,宋九隨著改革軍制,刻意就說了賞功與撫卹,以便激勵將士上了戰場敢於英勇戰鬥。
但現在不賞不恤,幾十萬禁兵鬧將起來,豈非天下大亂?
但也有大臣進諫,說當初宋九之提議過於豐厚,獎賞撫卹數字必須要下調一點。畢竟為了收回北漢與燕雲,宋朝僅禁兵就擴到三十萬。若非宋九提議,將禁兵往農村轉移,僅是養兵費用就是一筆鉅款。
而此戰犧牲的將士很多,若是按照宋九的獎勵撫卹,再加上戰爭所浪費的錢帛,國家經濟會嚴重吃緊。
然而趙匡義繼續緘默。
在這種情況下,趙德昭站了出來,請求對將士行賞。
趙匡義正等著他!
後人評價這件事,不能說是顛倒黑白,但都說得比較草率,更沒有去分析來龍去脈。
這時候趙德昭也有一些言事權,就象趙匡義為開封府尹一樣,實權更大。
然而將前面發生的事攏在一起會得出什麼?
石守信等人貶官,說明他這個二叔不高興了。難道沒警覺嗎?為什麼說,似乎將士們當時想擁立他,這正是一次攏絡將士之心的大好時機。
二叔做得不地道,我來替你們討還公道。
由是趙匡義在朝堂上當著眾人的面,拍案而起:“德昭,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賞不晚!”
再往前推,如果趙德昭一點想法也沒有,那麼石守信等人提議時。趙德昭會怎麼做?
還有一個例子,李隆基的大哥李憲,李隆基滅掉韋氏後,李旦是長子,李隆基卻有討平韋氏之功,故太子久不能決。但李憲再三辭讓,李隆基當了皇帝后,李憲少有才氣,然而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預朝政,這才為李隆基看重,兄弟情深。
當然,趙匡胤死得不明不白,想讓趙德昭做到李憲那一步很難很難。更不要指望在涿州時他誠惶誠恐的推拒。
但這就是矛盾所在。
因此趙匡義在此設了一個局,刻意不賞不恤。
二叔話都說到這份上。趙德昭還不明白嗎。忽然他想到了宋九在涿州對他說的話。
其實就是他聽了宋九的話,他也未必有好下場,涿州的事畢竟發生過了。以趙匡義的手段,有的是辦法對付他。
趙德昭自知難逃一死,與其日後了斷,不如自行了斷。
他如驚弓之鳥一般逃回家中。問親隨,你帶刀了沒有?
親隨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