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
“沒想到居然都能運用到電影裡了。”
“看郭導的樣子,場景肯定得調整了。”
“是啊。”
大家的猜想沒錯,第二天,郭導果然宣佈剛拍了個開頭的劇組拍攝暫停,等場景構建完畢後再重新開始。
等裝置運過來之後,郭導就和沈木棲,以及隨著裝置一起來幫忙的小夥伴一起,時不時蹲在一起嘀嘀咕咕。
等精益求精的郭導終於滿意,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原本搭建的各個拍攝場景也變得截然不同。
“這感覺,好像真的回到了那個年代。”
劇組重新開拍,整個場景變得更加精緻。
這種精緻不在於場景的做工多好,又或者用的材料有多有質感,而是一種更貼和環境的看上去更加真實的生活場景。
廢棄的舊建築沒有人氣顯得沒有生命力,搭建做舊的場景又缺少生活氣息,如今終於找到了兩全其美的辦法。
時光好像突然回了頭,眼前的場景彷彿也勾起了大家對小時候的懷念。
場景給力,大家也越發代入。
即使重新造景花費了一些時間,但因為大家表現的都很不錯,整體來看居然也沒耽擱多少時間。
被大傢俬底下稱為重拍狂魔的郭導跟變了個人似的,在接下來蠻長一段時間都很少讓大家返工。
這對大家來說無疑是一記有力的強心劑,連郭導也挑不出毛病,這對演技來說是多大的肯定!
一時之間,大家工作的更加賣力了。
演員們常常聚在一起討論自己的角色,其他工作人員也各司其職,爭取將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做的更好。
可能是因為年代劇的氛圍感染,大家在平時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沾染了一些那個年代的習慣,又因為整個劇組濃烈的學習氛圍,還真有了那麼一絲那個年代特有的奮鬥精神。
這種整體的氛圍不管是對劇組工作的展開,還是演員們的代入感來說都是一種積極的促進,不管是劇組的管理人員還是演員和工作人員都默契地讓自己更加投入進去。
於是同志們交流間脫口而出“同志”兩字彷彿成了常態,一開始回過神來的時候大家還會覺得好笑,等慢慢習慣之後,大家彷彿從這些早已被時代摒棄的習慣中領悟到了那個年代的精神。
大家懷著相同的志向,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一起為了建設祖國而努力,多麼偉大而美好的稱呼,實在不應該被汙名化,戲謔化。
這是整個劇組思想變化的過程,也是電影中郭躍在新環境中與其他人磨合成長的過程。
郭導說沒有劇本就真的沒有劇本,每次拍戲的時候,他都只會給一個大概的框架,其他都任由演員們自由發揮。
比如拍攝郭躍初次到達二十四林場後的劇情,郭導建了一個真實的村莊,在電影開拍之前,所有人都生活在這個村子裡,大家各司其職,做著屬於自己身份的事情。
為了能讓大家代入,郭導連飯都不讓劇組的人給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