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連被盜掘的古墓,都還要有所不如了。
能形成玉壺春瓶上的厚重的侵蝕痕跡,也是理所當然。
這會兒,阿三再聯想到賈似道剛才的時候判斷的這件玉壺春瓶是屬於“老仿”的東西。這種可能性,突然的就增加了幾分。
所謂的“老仿”也是行家口中的“老東西”的一種。意思就是說,東西不是現代的人所製作出來的,但是,和東西的品相上所顯現出來的年代,又有著一定的距離。比如說,這件玉壺春瓶,其器型是屬於元末明初的,但是,東西可能是清朝或者民國的時候,一些瓷器製作者模仿元末明初的玉壺春瓶而製作出來的。
這樣的東西,到了今天,自然還是有些收藏價值的。而且,只要是仿製的瓷器,品相完好。甚至於是有了一定的技術含量,其價值,甚至都有可能超於元末明初的真正的玉壺春瓶呢。就好比是清代的官窯中的一些精品,像有些乾隆年間的仿製的明代的一些官窯瓷器,在價值上就絲毫都不比明代瓷器來得少!
當然了,如果是民窯的“老仿”,在價值上,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了。跟前者比起來,不管是在工藝上,還是在藝術價值、收藏價值上,都是大有不如的。
就好比是現在這年頭,民間的一些製作瓷器的人,仿製一些古代的瓷器,拿到市場上來,就是屬於仿製品,企圖以假亂真。但如是這些仿製的瓷器,經過了幾百年,乃至於是上千年的時間之後,依舊是完整的留存了下來,那麼,在價值上,自然而然,也就非常的客觀了。但是,這些民間的仿製品,總不能和一些現今時代的精品瓷器,相媲美吧?
賈似道和阿三一起,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了,大夥兒也不好在後院這地方講價,便和胡姓男子等人一道,回到了屋子裡。
在路上,賈似道透過眼神,詢問了一下阿三的意思,是不是要拿下那件玉壺春瓶。畢竟,這一趟前來看貨,是小馬先找的阿三,三人之間,自然是以阿三為主了。若是阿三自己放棄的話,賈似道倒是可以插手。若不然,賈似道也不好意思明著跟阿三搶不是?
阿三微微的眨了一下眼睛,賈似道頓時就明白過來。
歸根結底,阿三還是比較看好這件玉壺春瓶的。無非是先前的時候,被上面的侵蝕痕跡給嚇到了。不過,檢視了胡姓男子後院的地形時候,阿三倒也是能做出判斷,這件東西,再不濟,也應該是件清朝末期、民國初期的老仿。
價值沒有元末明初的真品玉壺春瓶來得高,卻也可以嘗試一下,跟胡姓男子詢問個價格。若是合適,阿三自然不會放過撿個小漏的機會。
於是乎,到了屋子裡之後,阿三和胡姓男子開始講價,賈似道則是繼續的檢視起其餘的這些古玩藏品來。那件白玉佩,賈似道是不打算再看了。哪怕就是民國時期的玉佩,雕刻的工藝很是精湛,因為其質地的不純,所能獲取的利益,也就不會很高。
玉器一類的藏品,就跟賈似道現在所經營的翡翠,是一個道理。除去雕刻工藝、年代這些比較“虛”的價值導向之外,最為重要的,還是要看玉器本身的質地如何!就像是一件菠菜綠的豆種翡翠掛件,哪怕就是雕刻的再精巧,設計的再怎麼完美,難道它的價格,還能高過一塊類似大小的玻璃種帝王綠翡翠料子?
除非這件玉器,和歷史上的某些特殊事件,又或者就是和歷史上的某個名人,有著很大的關係。
用個通俗一點的比喻來說,那就是歷史上某個出名的人物,哪怕就是他身邊的一塊石頭,如果他有特殊的癖好,比如喜歡隨身攜帶著這麼一塊石頭,那麼,這塊石頭的價值,就要遠遠的高於其本身的價值!
像是平常市井中,常常有古玩小販在吹噓著自己手頭的東西的時候,總是會說:這可是某某人用過的東西!
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