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地確很是繁瑣。就比如一把簡單地僧帽壺吧。先要在最前面加上其確切地製造年代。然後是其製作地~。再然後就是僧帽壺上地一些紋飾類別之類。整個一連串下來。可不就複雜了嘛。
劉宇飛就和賈似道說過。他地家裡有那麼一件東西。就叫清乾隆碧玉浮雕獸鈕花卉暗八寶紋僧帽壺地。賈似道第一次聽到那一長串地稱呼地時候。都覺得劉宇飛說這名稱語氣有些發喘。
當然,歸根結底,那就是一個僧帽壺。
劉宇飛剛才把太白尊說成是碗,可和古玩中的中規中規的繁瑣稱呼沒有多大關係,完全是把器型都給搞錯了。也難怪賈似道會在語言上擠兌他了。反正兩個人之間也熟了,不在乎在這樣的小細節上打打鬧鬧的。
倒是讓女教師和劉澤坤聽了,心下一樂。
“我一個人就我一個人吧。”劉宇飛很是大言不慚地說了一句,“凡事只要捱上‘一個人’,那就說明稀少。在古玩上,這樣的東西一般都價值不菲。……不過,賈
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的,如,這口大——,這件太白你來說叨說叨?”
這最後一句,才是劉宇飛這一番話的重點。好在,劉宇飛剛才又想說是大碗來著,幸虧懸崖勒馬立即給改了。邊上的三人聞言,看著劉宇飛那裝著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他似乎一點兒都沒有說錯的模樣,也只能是忍住內心的笑意了。
“我說就我說。”賈似道答了一句,並且學著劉宇飛的口氣,道,“這太白尊,又稱太白壇、雞罩尊。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詩人、酒仙李太白的酒罈而造,故有了太白尊之名。又因形似圈雞用的罩,也有‘雞罩尊’之稱。造型為小口微侈,短頸,溜肩,腹部漸闊呈半球形,淺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齊。腹部多淺刻團螭圖案。”
完了,賈似道還不無得意的看了劉宇飛一眼。
劉宇飛心下那個鬱悶啊。不過,見賈似道說得在理,想要反駁幾句也是無話可說了。
“看來小賈的知積累,都有點趕上行家了。”女教師倒是讚了一句,“先前有幾個藏家在看地時候,可沒說這麼多的道道。”
“哪能啊。我只不過是記得而已。這些話,可都是在耿寶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鑑定》出現過的,我知識把它們複述了一遍出來而已。”要知道這一陣子,賈似道可沒少翻閱資料。偶爾看著喜歡的東西,也記下了不少。這兒看劉宇飛那挑釁的眼神,便說了一段出來,顯擺一下。
隨後,賈似道手過女教師手上地太白尊。因為兩人也都是瓷器的愛好者,其過程自然是按照一般地交接來辦的。女教師不用賈似道提醒,便把太白尊給擱置到了座椅上。賈似道拿起的時候,感覺重量還比較合適。
一般而言,太白尊的口在2到3公分之間,高度在8公分出頭,底徑大約在12公分左右的樣子。賈似道粗略一打量,眼前這件,至少在器型上,還是挺對地。
要知,因為燒製和拉坯的技術問題,這太白尊,後世所仿品器形規格與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紋飾也大多過於生硬。辨別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地。
再看色,屬於典型的豆紅,瞧著也挺漂亮的,底下還有款識。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再在手裡掂量了一下,賈似道心下不禁有些欣喜,感覺這東西還是挺不錯的,該是女教師撿了個漏吧。羨慕暫時還說不上,畢竟賈似道也經歷過撿漏這樣的好事,並且還是接二連三地從洪老太太哪裡收了幾件好東西。
這會兒剛來河南呢,就遇了一件真品,哪怕是別人的,也算個不錯地開端吧?
不過,就在賈似道剛一放下手太白尊地時候,眼睛不由地一亮,微一猶豫,轉而就再度拿了起來,用放大鏡在口沿處仔細看了看。之後,還伸手在口袋裡摸了摸,倒是嘆了口氣。因為管鏡不比放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