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得知,文徽還提前約請了如今名義上服從南唐、事實上形同獨立的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一併出兵助戰、共攻福州。不過實際上,以留從效如今在泉州當土皇帝的情形來看,除非南唐軍取得絕對優勢、出兵有勝利果實可以採摘,否則的話,留從效是不太可能出兵為文徽火中取栗的。
是從此做一個邊緣化的過氣小王爺,被五代十國中那道如同魔咒一般約束了數十位君王國主立後決策的戢語“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繼續束縛下去,看著自己的王叔在父王重病不治後登上王位。
還是為國建功,表現出一些功績才能,讓父王放心把一方諸侯的重任交給自己。
抑或……因為自己還太年輕,還有第三條路:比如建立一方自己的根據地,暫且乘桴浮於海,避免“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倪牆悲劇。
一切的謎底都會在這一戰之後揭開。
……
“小王爺小心!快快入艙避箭。”
錢惟昱身邊,負責他安全的顧長風身穿黢黑髮亮的犀蛟皮甲,把兩柄寒光閃閃的倭刀舞動得如同銀龍罩體水銀瀉地一般,陸陸續續撥落了七八根射往方圓數尺之內的箭矢。撥打得興起之時,趁著一波箭雨的間歇,顧長風把手中雙刀精準地插回刀鞘,隨後一手抄起腳邊一塊船匠修船時換下來的破船板擋在身前,另一手扶著錢惟昱就縱身幾步躍入船尾的船樓中。放下破船板時,儼然已經可以看見上面插了數根利箭。
顧長風在錢惟昱身邊侍衛也有兩三年了,剛開始只是一個什將,半年前錢惟昱奪舍融合地時候已經升到了都頭,如今又被錢惟昱破格提拔成了指揮使,管著錢惟昱的500名親從都侍衛親兵。
唐朝軍制以府兵制為主,後來的北宋則把禁軍逐步轉為了募兵這也是為什麼北宋軍費開支那麼高的原因。
如今的五代軍制正是承上啟下的時候,按照當時的規制,指揮使是比都指揮使低一級的軍事主官,這兩個軍職看上去名字差不多,但是其實都指揮使指揮的人馬規模是一個“都”,約摸三五千人;而指揮使麾下只有一個“指揮”,一般是五百人,也就是說一個“都”下面往往是設定有6~10個指揮;指揮再往下的軍制編制單位叫“營”,一個指揮下轄5個營,每營人數是100人,營的長官就叫做“都頭”;營再往下,最低一級的編制叫做“隊”,每營5隊、1隊就是20個人,長官叫做“隊正”。
當然,無論是“都頭”還是“隊正”這些稱呼,都是針對的步軍的情況。事實上在很多具體情況下,從“營”到“隊”這兩級軍事編制的軍官名稱叫法,還有好幾種變化,主要是根據該支部隊的屬性來決定的。比如在一支騎兵部隊中,“營”的正副長官就不能叫都頭副都頭而是要叫“兵馬使軍使”,“隊”的長官要叫“什將”而不是“隊正”。至於如果所屬部隊是水軍的話,又有別的叫法……當然,我們這裡不是考據癖,具體稱謂上的就不多說了。
除了三個級別的正職之外,每個級別還有類似於參謀的副職,分別是都虞侯、虞侯和隊副。
到了後來宋朝初年的時候,“指揮使”這個官職的用法有些混亂,同樣叫指揮使的,有些真的只負責一個“指揮”,有些卻要負責一州的兵馬,因此這些只指揮五百人手下級別的武官就簡稱為“制使”以防歧義後世《水滸傳》裡那個賣刀的楊志,身上掛著一個“制使”的軍職,比照到如今的話,也就相當於是顧長風的指揮使。
“水丘老將軍還在外面指揮各艦掉頭列陣麼?快快護著他一起進來,別被唐軍的弓弩傷到了。我這裡已經安全了,弓箭哪能射進船艙呢。”剛剛安頓下來,錢惟昱立刻拍打了一下週身塵土,以示自己無恙。並隨口讓顧長風出去照應別處。
幸好,顧長風還沒有開口,船艙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