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虹橋,虹橋高大橋下能行船。喜歡照相的徐春梅和劉月曉等女生,則跑到前面去用手機拍照去了。在我和曉蕊並肩走下虹橋的時候,陳陳用他的手機給我們搶拍了一張,田曉蕊說:“哎呀,老六這裡風景又不是很好,先別拍了。”陳陳說:“你不知道,這裡拍照最有代表性了。這是上河圖上最明顯的標記,也是上河園裡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一邊走,田曉蕊一邊問:“再續。《清明上河圖》是誰的作品著。”我說:“它是北宋畫家張擇瑞僅見的一幅精品,存於故宮博物院。該畫是東華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作品寬米米,絹本設色。”陳陳問:“老五,你知道張擇瑞是哪裡人嗎。”我說:“這位張擇瑞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早年遊學汴京,後習繪畫,宋徽宗趙佶(1101年—1125年在位)時期供職翰林圖畫院。他專工中國畫中以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用以表現宮室、樓臺、屋宇等題材,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一直跟在我們身邊的劉月曉說:“這些東西怎能難住我們系的大才子呢。”
我笑著說:“月姐,有拿我開涮。”月姐也笑著說:“好久沒一起了涮涮就涮涮唄。”
走過虹橋,那對面是一排小船碼頭,碼頭上有車船店腳牙各種店鋪,服務當時汴梁城來往過客。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的東京汴梁城擁有100萬人口,大部分生產生活物資都是需要用船隻運進來。迎著路口的是一家洗腳行,相當於現在的足療店吧。不管你是船伕還是趕牲口的行商。一路勞乏,上岸歇腳在這裡先泡一下腳,那也是一種享受。腳行的旁邊是一座江南絲綢店,經營南方的各種絲織品已經當地的汴繡。最大的特點是這裡的售貨員全部是北宋人的裝扮。女人長袖長衫。男的讀書人是長衫,普通百姓則是短衣襟,小打扮,布鞋布襪。
女生天生就喜歡美麗的絲綢製品。徐春梅和王小琴每人買了件絲綢睡衣,王小琴跟田曉蕊說:“小田妹子,這東西很實用。買回去也算是件念想兒。”田曉蕊禁不住絲織品的誘惑,跟餘金玲他倆也一人買了一件。我們幾個大男生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我挑了件上河圖的摺扇,也不貴僅僅15元。看我掏錢買了摺扇,陳蜀山、李偉和陳陳每人也買了一把摺扇算是上河園的紀念。
喜歡跑路的王曉飛已經繞過了絲綢店,奔西邊走去了。當我們走出絲綢店的時候,王曉飛喊:“大家快來呀,這裡有耍雜耍的。”
此刻我們跟餘金玲、陳蜀山等匯合在一起,大隊人馬晃晃悠悠向西方走去。
過雜耍場子,朝北走進入東門外廣場,廣場旁邊有用兩人抬的大稱稱量體重的。去東關的路上,有騎馬的,有牽著駱駝的在官道上走的。路邊招攬生意的單套馬車的車主一身粗布短衫,頭戴宋代的抓髻小帽,邊走邊喊:“坐車游上河園,五元一位,五元一位。看那輛馬車上放著長條的凳子,那凳子也是當年潘金蓮曾經踩過的,就放著馬車車轅子上。單套馬車上扣著藍色的布篷以遮風擋雨。
十人沿著官道進入東關城門,城門口有化妝的宋軍把守,從城裡走出來一位扛著糖葫蘆走到小商販,那商販臉上黝黑,身上滿是銅釉,就好像銅塑一樣,只不過是這件作品會移動,會說話。一張口露出潔白的牙齒,讓人知道他是個活人。
此刻天越陰越黑,一陣風過後,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