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昧雖拖住司馬枿的進攻,但依舊很艱難,章邯分其一萬騎兵襲擊楚兵,章邯則計劃集中兵力去攻打項梁所在的中軍大帳,因此一萬對三千,打的非常慘烈。
鍾離昧的裂石錘上已經染滿了鮮血,由於兵力懸殊過大,鍾離昧不敢與司馬枿戀戰,鬥了十幾回合見在伯仲之間,便棄司馬枿打殺秦兵,左衝右突,倒是令司馬枿非常頭疼。
章邯引軍則是一路打殺,勢不可擋,一直距中軍大帳兩箭之地時他遇到了恆楚強烈的反擊。
章邯二萬輕騎兵外加二萬步軍,恆楚的五千鐵騎,實在是有點捉襟見肘。
定當一時可以,但很難長久,更別言大敗章邯。
眼見楚兵潰敗,但夜裡的章邯依舊異常冷靜,讓絲毫沒有任何即將要勝的驕傲情緒出現,依舊是如狼一般的在思考。
章邯很清楚此行要的是什麼,四萬馬步軍要的是圍剿項梁,滅掉賊首,如果讓楚兵緩過勁來,十數萬的楚兵絕對可以將章邯掩埋掉。
為此章邯冷靜的做出決定,四萬馬步軍再次分兵,用一萬騎兵外加一萬步軍圍困恆楚,自己親率兩萬直取中軍大營。
項梁頂盔貫甲,提一杆通體銀白色的長槍,跨上戰馬,大喊,“楚地兄弟們,隨吾誅殺秦賊。”
原本還在逃散的楚兵見武信君親自上馬來殺秦兵,而且勇猛異常,一杆銀槍如電蛇一般在秦兵中穿梭。
這些楚兵頗受鼓舞,亦知若再逃反而顯得不夠血性,最為關鍵的是事後退兵的下場可想而知,主帥拼殺,自己逃奔,那麼多半會被斬殺。
逃是死,拼未必死,等死有上將軍陪著,何懼。
這是范增在臨危之際鼓舞逃散楚兵的話,此言果然有效,潰散的楚兵漸漸向項梁匯聚。
數十萬楚兵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夜襲中,死傷逃散過半,項梁最後能組織起來的僅僅有四萬左右兵馬,加上恆楚率領的八千精銳,與章邯此刻的兵力差不多。
可是在兵種上卻是有著很大的區別,項梁的四萬軍多是步兵和戰車兵,論衝殺威力自然比不過章邯,好在人數上眾多,算是暫時穩住軍心。
項梁引軍在援助恆楚前,再次派遣快馬去齊國催援,其實在項梁與章邯在定陶第一次大戰前便已經派出使者,只是齊國丞相田橫就是遲遲不肯發兵,還在糾結楚國收留田假。
定陶初次大敗章邯後,項梁又派遣宋義前往,但宋義前往未走多少路程,此刻緊急自然不能指望宋義自己在途中加快行程,故而派遣金令使者火速前往臨淄。
章邯見項梁引軍來救助恆楚,眼神反而發票,彷彿終於看到獵物一樣興奮。
章邯沒有令那兩萬馬步軍繼續死死圍困恆楚,而恆楚亦實在勇猛,幾次險些突圍,有一次突圍後又被秦軍以兵力優勢活活給摁了回去。
兩萬馬步軍亦被恆楚殺掉兩三千,章邯不僅感嘆,“真乃勇將。”
章邯命那兩萬馬步軍稍稍將圍困圈的一方變弱,項梁軍順利打通圍困圈,恆楚見項梁來援助,大喜,更加勇猛的向外衝。
恆楚再次見到項梁,兩眼忍不住流淚,他知曉項梁親率大軍來援,定是以他為重,他心裡亦想過,若他拖住秦軍,項梁趁機組織散兵反擊,從側翼迂迴攻擊章邯,一切未可知。
作為楚軍虎將,恆楚清楚自己的使命,項梁來救助他的機率不大,畢竟武信君作為楚軍的頂樑柱,乃至楚國的核心人物,是不太可能為了他而涉險。
可結果是項梁偏偏涉了險,章邯見項梁撕開豁口,救助恆楚,他令另外兩萬馬步軍向項梁圍攏而來。
從兵力上而言,圍者兵力要數倍於地方才行,可是章邯偏偏敢冒這個險,夜襲楚營,楚兵軍心渙散,敗逃者居多,章邯斷定項梁此刻無法知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