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東征之後發生,只要李二陛下坐鎮長安一日,即便桀驁不馴如長孫無忌,可不敢一絲一毫的異動,所以時間尚且寬裕,可以容得他從容佈置。
……
翌日天亮,多日未見的太陽高高掛在天上。
一大早開始,便陸續有賓客登門,這些大多是房家的遠方親戚,專程趕到長安參加婚禮,所以提前找好落腳地點,上門送上賀儀,明日才會正式登門。
所以賓客的數量有限,也不用留飯,招待起來倒是不忙。
真正忙碌的乃是各種禮儀的準備,李二陛下對房玄齡這個肱骨之臣極為厚待,房遺則大婚,李二陛下乾脆將禮部的官員派來,一應禮儀盡皆按照古禮,一絲不苟,以示尊榮。
這就忙壞了房家人,闔府上下都要事先熟悉各種禮儀之流程,預先演練一遍,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出了差錯。
直至天色昏暗,方才告一段落。
禮儀培訓結束,卻開始有賓客陸續登門。雖然明天才是婚禮的正日,可但凡小輩們交好的親朋故舊紛紛上門,說著有事單憑吩咐、出人出力,以示親近,實際上似這等世家大族,哪裡用得著外人搭手?
可這畢竟是習俗,越是人來得多,就越是代表家族之昌盛、子孫人緣之優秀,不僅要熱情的予以感謝,還得管飯……
好在房俊酒量卓異,三四桌客人陪下來,依舊從容有度、談笑風生。
歇了一晚,翌日一大早,天朦朦亮,整座府邸便徹底忙碌起來。一撥一撥的賓客紛紛登門,各式各樣的賀儀被抬進府門送入庫房,府中處處張燈結綵,氣氛熱烈喜慶。
房遺直素來是個不管事兒的,他性格木訥耿直,即不願意管也管不明白,就只能待在堂中充當吉祥物,與前來恭賀的賓客說上三兩句文縐縐的之乎者也,倒也顯得逼格很高。
至於迎來送往的任務,自然是落在房俊肩上。
一大早他便站在門口,與上門的賓客寒暄賠笑,一上午腮幫子都快僵硬了。如今房玄齡雖然致仕告老,但房俊成功的接了父親的班,成為超重煊赫一時的重臣,人情往來非但沒有絲毫落下,反而愈發興旺。
不僅朝中京官五品以上盡皆送來賀儀,即便是外地的刺史府尹,但凡有一絲半點的交情的都不敢怠慢,哪怕自身因為職責不敢擅離職守,也都派遣家中子侄攜帶著厚厚的賀儀登門恭喜,一整天房家的府門川流不息、摩肩擦踵,門檻都要被踩斷了。
到了晌午時分,府門前一陣鞭響,太子李承乾的車駕在數十名膘肥體壯、頂盔摜甲的禁衛簇擁之下來到門前,早已等候在此的房家一眾男丁在房玄齡的帶領下,齊齊肅立兩側,恭敬太子殿下。
李承乾穿了一套錦袍,踩著內飾的後背下了馬車,快速挪動著不便利的腿腳走到躬身施禮的房玄齡面前,雙手攙扶,惶恐道:“房相如此大禮,孤如何受得起?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房玄齡這才直起身,笑道:“殿下乃國之儲君,社稷之根本,老臣自當肅然施禮,您受不起,誰受得起?”
門前圍觀之賓客,要麼自己便是朝中官員,要麼家中長輩在朝為官,對於眼下儲位之爭自然清楚,見到房玄齡的姿態,再聽聞這番話,不禁暗暗心驚。
固然房俊素來是太子最得力的支持者,但是房俊到底只是房俊,可以代表房玄齡的立場,卻代表不了房玄齡的態度。
而此刻見到房玄齡這般近乎於君臣之大禮,以及這番意有所指之言辭,便都知道房家算是上上下下都已經毫無保留的站在太子一邊。
房玄齡雖然致仕告老,但是不論其在陛下心目當中的地位,亦或是在朝中的根基,都足以看成一杆大旗。如今這杆大旗在這等場合之下明白無誤的表明自己的傾向,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