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地區增兵30萬,並對奧斯曼帝國聲索埃及領土主權,要求奧斯曼帝國將埃及歸還給英國。
法國、俄國、義大利支援英國對奧斯曼帝國開戰,而土耳其不得不向同盟國求援,加入同盟國的意願更加強烈了。義大利反對土耳其加盟同盟國,而德國希望拉攏土耳其,於是雙方因此而不歡,造成義大利更加對同盟國失望,進一步向協約國靠攏。
但德國未能幫助土耳其守住埃及,從1910年12月18日開始,英法海軍封鎖了地中海,阻止任何國家向埃及增兵。德奧兩國計劃向埃及增兵,幫助土耳其守護埃及,但是義大利不合作,未能提供海軍支援,結果單憑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的海軍根本無法跟英法海軍相抗衡,增兵計劃告吹。
公元1910年12月20日,英土戰爭爆發,三十萬英軍攜帶1300mén大炮,50架飛機,30艘飛艇向開羅進軍。
駐紮在埃及的只有開羅兵團4個師,因為土耳其內luàn,埃及守軍守舊派一直和執政的青年派不和,導致他們的軍餉和武器裝備未能得到更新,經費也不足,結果在開戰第一天,英軍的偵察機便查清了土耳其軍隊的佈防情況,二十萬英軍正面牽制土軍,三萬英軍從右翼佯攻,七萬英軍從左翼迂迴穿chā,在飛艇的炸彈猛轟下,左翼土軍第十七師被擊潰,造成土軍開羅防線全面崩潰。
土軍不得不後撤,收縮防線,英軍主力乘勝追擊,於第二天佔領開羅。
在蘇伊士運河區的德軍共有一萬餘人,他們雖然很想幫助土軍作戰,但是德國政fu在這一刻突然向英國勢弱,命令在蘇伊士運河的德軍不得離開運河自治區,防止給英軍藉口攻佔運河()。
就這樣,土耳其軍隊孤軍作戰,而本土的土耳其政fu青年派更是希望借英國的手除掉在埃及的這些不聽話的土耳其軍官們,拒絕發兵增援,坐視四個土耳其師被英軍消滅。
12月24日,英軍在亞歷山大西南沙漠地區包圍了土耳其軍隊殘餘約兩萬餘人。土耳其軍隊陷入十幾萬英軍的重重包圍,突圍無望,但依然抵抗。
而英軍上下都要過聖誕節,於是英軍統帥向土耳其軍隊指揮官莫臘德中將提出納降條件,將給與投降的土耳其軍隊人道主義待遇。
莫臘德突圍無望,苦等本土土耳其政fu軍增援也變得不可能,於是率領部下投降,英土埃及爭奪之戰立時五天便結束了,成為二十世紀最為快速的一場戰爭。
埃及在土耳其手裡得而復失,令奧斯曼度過痛心疾首,於是加緊了加入同盟國集團的談判。
1911年1月初,德國頂著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反對壓力,依然決定讓土耳其帝國加入同盟國。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德國希望打通陸上通道,打通巴格達鐵路至bō斯灣出海口,從而打破英法對德國的海上封鎖。奧匈帝國雖然不滿德國的做法,但是土耳其政fu決定不再追討奧匈帝國侵佔的土耳其領土,使得奧匈帝國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不過義大利卻態度十分不滿,加上協約國從中挑唆,使得義大利對同盟國的最後一絲好感也消失。
當初義大利加入同盟國,主要是因為跟法國在北非殖民地的衝突所致,如今義大利跟協約國的矛盾全部解除,同盟國對於義大利的重要xìng已經不存在了。首發於是在1911年1月的同盟國柏林會議上,義大利明確表態,政治上繼續維持同盟國的約定,但是軍事上,義大利沒有續簽出兵協議,將不參與同盟國的集體軍事行動,除非義大利也受到軍事威脅。
這樣,義大利跟同盟國之間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
德國意識到義大利已經背離了他們,但是不到最後一刻,德國還心存僥倖,因此沒有對義大利施壓,希望有一天義大利回心轉意。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