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舒氏諸領畢竟都是由古疏國分裂而來,彼此之間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兄弟之國。
而且,舒氏另外三領的實力與舒鷲領也只是在伯仲之間,彼此之間相差並不大。
可偃泰羅還是這樣做了。
反應過來的秦浩與蔡國立刻反應過來,開始介入疏氐四領的內戰中。
但為時已晚,等到了十一月中旬時,舒氏四領的內戰大局已定。
最終,舒鷲領獲得了另外三領七成的人口,八成的土地,人口達到了三十一萬人。
而秦浩獲得了兩成的人口,一成的地,蔡國獲得了一成的人口,一成的土地。
蔡國選擇將這三領的人口土地直接吞併。
而秦浩則選擇吞併一半的人口,讓另一半舒氏三領中不願意併入遊安的人在三領的控制的殘餘領土成了一個新的領地:舒南聯合自治領,並與其也結成了攻守同盟。
隨後不久,在楚國使者的調停下,懷南三方勢力達成協議,都承諾近期內都不會再改懷南的局勢。
至此,動亂數月的懷南大亂終於是徹底結束,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迎來了和平。
懷南之地如今形成了三大勢力鼎足而立的局勢。
東部的蔡國依舊實力最強大,擁有近四十萬人口,實力比動亂前擴大了近一倍。
中部的舒鷲領大體上完成了懷南舒氏四領的統一,實力上在懷南諸國諸領中排第二。
西部的遊安嶺,人口達到了二十六萬,是懷南第三強。但是,遊安領還有四個同盟領,四領人口合計也有八萬多人。
所以如果算上這四個領地,以遊安為核心的攻守同盟的實力反而又壓過了舒鷲領。
但大體上,三方達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均勢平衡。
接下來,就是三方開始慢慢消化吸收新獲得的土地與人口,比一比誰的消化吸收的速度更快一些了。
但至少,接下來,懷南的和平時光總算是能持續一段時間了,只要沒有外部勢力強力介入。
先不說舒鷲與蔡國如何消化吸收新奪得的人口與土地,單隻說本書的主角秦浩。
他將新吞併的幾個小領地全都變成了附屬領。
所謂附屬領,就是由諸侯所設立的領地,其領主的任免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由宗主國決定。
而且,宗主國若是願意,可隨時撤銷這些附屬領地,改為直轄的郡縣。
因為附屬領地不允許有自己的軍隊,也不能擅自與他國他領有外交往來。
且附屬領地的稅賦,至少要有大半上交紿宗主國才行。
而且,附屬領的重要官員任免,爵位的傳承,乃至重大的領地治理決策都需要宗主國同意才行。
簡單來說,自治領的領主就是土皇帝,領地內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
而附屬領的領主與封地貴族上面還有個君主,許多事情自己說了不算,還是要聽君主的,其實就是個傀儡。
雖然現在的遊安領名義上還是個自治領,可體量早已達到了中等侯國的程度了。
此時秦浩要弄幾個附屬領玩玩,自然沒人會來多嘴。
而且,秦浩為了便於治理,還不斷讓一些小領主“自願退位讓賢”,最終將所有小領地整合成遊東、遊西兩個大領地,並不斷的遷移填充人口,使得整個遊安領的人口分佈變得更合理。
隨著項庸源源不斷的糧食與物資的到達,秦浩也把大基建運動擴充套件到兩個附屬領,重點是修橋鋪路,加強二領與遊安領的聯絡。
而與攻守同盟四領之間的關係也進一歩加強。
為了增強鍾盧、西離、州萊三領的自保能力,秦浩將收編的部分流民野人與賊匪交紿了他們,使得三領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