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寫下了以下10行字:
700萬美元的捐款
=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
=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
=28筆25萬美元的捐款
=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
=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
=280筆萬美元的捐款
=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1萬扇窗戶,每扇700美元
很快,舒樂博士就在各大報紙上打出廣告:在全美範圍內,以每扇700美元的價格認購水晶大教堂的窗戶,付款方式是每月50美元,分14個月付清。結果,不到6個月內;1萬多扇窗戶全部認購出去。
這座水晶大教堂不愧為世界建築上的經?典之作。直到12年後的1980年,它才建成,可同時容納萬人。直到今天,這裡依然是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遊客必去瞻仰的勝景。
需要指出的是,它最終造價竟高達2000萬美元,全部都是舒樂博士一點一滴籌集而來。
2000萬美元,對於身無分文的舒樂博士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但是透過化整為零的辦法,他成功地把看似難以實現的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自己可以實現的小目標,然後各個擊破,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山田本一,連續兩屆馬拉?松世界冠軍。他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一戰成名。那場比賽結束後,當記者們紛紛問他怎樣取得好成績時,他只是說:用智慧戰勝對手。對此,人們不以為然。馬拉?松較量的是體力和耐力,怎麼會和智慧聯絡在一起呢?
兩年後,山田本一再次在米蘭奪冠。賽後,他還是同樣一句話。這不能不令許多人迷惑不解。
直到十多年後,退役的山田才在自傳裡才解開了這個謎團:每次賽前,我都親自坐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一家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等等,把整個賽程分成比較均勻的幾段。這樣比賽開始後,我就奮力衝向第一個目標,接著再奔向第二個目標,40多公里的賽程,就這樣輕鬆地跑下來了。許多人總是從一開始就想著終點,結果跑不了多遠,就覺得累了,沒信心了。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如果我們一刻不停地想著自己的最終目標,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感到疲憊不堪。再加上這樣那樣連綿不斷的打擊,我們不免開始動搖,信心一點點失去,在這種心靈的折磨中,我們可能最終只能選擇放棄。
誰?都有過成功的夢想,更有實現的可能,但並不是誰?都能在最終實現夢想、取得成功。事情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為自己樹立一個清晰的、可以實現的目標。
比如:我們希望自己在30歲的時候拿到高階職稱、或者擁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車、或者只是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萬元等等。這些目標,對於今天一清二白的我們來說,可能有些高不可攀。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目標分解、細化,使之變成一個個可望又可即的目標,那麼每年每月、甚至每天我們都在實現著一個具體的目標,日積月累,即使再大的夢想,我們又何愁不能實現?
人生需要有不斷的成就感來激勵自己。只有成功、成功、再成功,我們才能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才能時刻保持旺盛的鬥志。
因此,我們不僅要有高遠的夢想,更要有切實可行的規劃、觸手可及的目標。只有這樣,我們的每一步才能走到心中有數,從而步步為營、堅實有力地向自己的目標不停邁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會大會小會來事(1)
天下之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