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孤在等啊!是在等我東海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士子出仕!……你可知道,我東海立國以來——不,當孤還在衢山的時候,就一直重視著文治教化。在我東海,十歲以下幼童不分男女,人人須入蒙學。三年畢業,其中成績優異的三成男童可入小學,再往上,還有中學、太學,以及培養武官的軍事學院和培養匠師的技術學校。
除此之外,我軍中還有隨軍學校,教士兵識字識算的學問和忠義守節的道理。經過這麼些年的教化,我東海軍無人不識字,而諸將更是幾乎人人著有兵書戰策,雖然但看著文理粗淺,但綜合起來,卻比孫子兵法、武經總要還要強得多。我東海精兵能百戰百勝,靠的就是數以萬計、曉暢軍事的將校,和讀書守禮、視名節榮譽如生命計程車兵。
我東海富庶猶在大宋之上,孤的內庫更是財稅充盈。但每年近千萬貫的內庫收入用,到孤自家身上的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孤的這身衣服還是王后親手縫的——除了小部分賞賜了軍中,剩下大半都投入了東海國內數千所各級學校上!若論根基深厚,東海不如大宋,但說起文風濃郁,大宋給我東海提鞋都不配!”
趙瑜說到最後,猛的提高了音量,宇文粹中雙膝不由得一軟,竟然跪伏在地。他從沒想到這個看起來粗鄙不文的海賊之後,竟然如此重視教化。擁有敵國之富,卻自奉甚簡,王妃要親手製衣,省下的錢全拿出去培養人才、收買人心,這樣的國家誰能贏?
……終究還是小瞧了他!
趙瑜見宇文粹中被鎮住,自得而笑,他站起身,在屋中慢慢踱著,“孤曾計算過大宋文武官職的數量,有品級的加起來最多不過五萬,而其中文臣實官不會超過兩萬。這麼點人數,孤在國中,舉手可集。
就算全天下所有計程車大夫都不孤,孤一手建立的教育體系,也能培養出足夠的官吏來治理天下。想拿士大夫來要抰孤……”
趙瑜停下腳步,彎下腰,貼在宇文粹中的耳邊,惡狠狠的吐出兩個字,“做夢!!”
什麼叫深謀遠慮?
這才叫深謀遠慮!
注1:昭陵:宋仁宗葬與永昭陵,按照中國古代習慣,陵墓的名字可以作為皇帝的代稱,所以在宋人的稱謂中,昭陵便代表了仁宗皇帝。
注2:宋代野史和筆記中有記載:宋太祖趙匡胤在太廟中立誓約碑:一是善待國賓柴氏,二是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三是不加農田之賦,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這塊碑深藏太廟,只有新帝即位時,才能在一名不識字的宦官引導下去觀看,北宋諸帝大體上都遵守了這幾條誓約。而這三條碑文上秘誓,在北宋時一直都被保守著,直到靖康二年,金人攻破東京後方才流傳出來。
注3:蔡京為相,立元佑黨人碑,將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及一部分與蔡京不合的新黨大臣一網打盡,總計三百零九人的名字,刻在碑石上,盡數汰斥。並禁止黨人子孫留在京師,不許參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
注當宋徽宗被擄到五國城之後數年,徽宗第十五子王趙|【這個字打不出來】與駙馬劉文彥首告徽宗左右及信王趙(第十八子謀叛,後被查實為誣告,遂反坐遭誅殺。所以趙的那個不孝子在絕望中為了求生向趙瑜遞勸進表不是不可能。
注5:趙)是趙光義登基後所改的名字。
注6:趙光義當年北征契丹,慘敗於高粱河畔,大腿近臀的部位中了一箭。這箭瘡經久不愈,據說他的死因,便是於此。
PS:這一章本是跟前一章連在一起的,不過字數太多,只能分開來發了。
第四十三章 帝位(下二)
文粹中不知道後來趙瑜又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自開的書房,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就現他已經回到了他方才進來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