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試行共和政體的關鍵時刻。以古某在學術界的權威地位,他底片言隻字,對中國政治所發生的影窨,都是無法估計的了。
總統制的辯護士
上節已言之,古氏於一九一三年五月三日抵達北京時,正值宋教仁被刺(三月二十日),中山從日本趕回上海(三月二十五日),緊鑼密鼓,督促三省都督起兵討袁;袁亦調大兵南下,志在削藩,南北戰爭,一觸即發之時。更不幸的是,古德諾正是生長於美國南北戰爭中的&l;拜拜&r;。很自然的將美作華,他就站在北方林肯總統的一邊,而視南方所發動的二次獨立為應該被鎮壓的動亂了【見哥大存檔,古致哥大校長巴特勒的多封私函中所表示的態度;上引郅文亦有節錄】。
再從純學理出發,古氏也認為當時由國民黨議員所控制的國會,抓權太甚,有損於共和政體中&l;三權分立&r;的平衡;因為對當時正在使用中的&l;臨時約法&r;,和正在制定之中的&l;天壇憲法&r;,都是採取法國式的內閣制。古氏不以為然。他認為中國是個大國,亂源甚多,中央行政管理,應該強而有力。因此他也於天壇憲草之外,另替中國擬了一份古氏憲草,主張中國應採取總統制,中國總統在行政權力上,應該超過當時在位的美國總統。
此一古氏憲草的英文稿,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曾儲存有兩套原著。筆者服務哥大期間(一九五二──一九七二),曾不時取出在教室傳觀。今次為撰寫本篇,曾再往原館查閱,其書卡猶存(書號分別為 b342511 c44 及 441)而兩書皆佚。遍詢上下負責人,皆不知所終,為之痛恨不已。所幸此稿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尚存有一份;美國國務院外交文書中亦有影印本【見deptof state, papers relat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14。pp42─51。】可供參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