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寧易就是不願意。
不僅他不願意,整個寧字營都不願意。
張越景帶回來的大提督指令,其實有三個。
一是撤銷寧易端州總管的職務。
二是解散寧字營。
三才是讓他回燕州,擔任燕山衛參贊。
參贊是參軍之首,相當於燕山軍區的參謀長。
寧易以弱冠之年,就擔任這一要職,知道的人莫不嘖嘖稱奇。
但他自己卻無動於衷。
大楚的總管,不管是皇帝親自設立的,統籌一路甚至數路大軍的行營大總管,還是各邊鎮大將設立的州府總管,都是針對軍情臨時設立的假職。
敵情消失,這些總管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自然會取消。
寧易也很痛快地接受命令,卸任才當了十多天的端州總管。
但對於解散寧字營,他決不接受。
渡口之戰結束後,各家家主前來要人。
他和這些家主反覆溝通。
但任何一個大家族都少不了僕從護院。
這些天府裡沒了這些人,已經是苦不堪言了。
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遵守諾言,歸還了大部分,只留下了四百多人。
後勤哨從兩千出頭銳減到不足五百。
而他的忠誠值也銳減至不足三千。
扣除歷次模擬所消耗的,減少的正是這一千七百人所代表的忠誠值。
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一千七百人不可能一離開後勤哨,就不再對他忠心。
但系統應該認為,這些人已經不是他的部下了,所以自動扣除了相應數量的忠誠值。
如果寧字營解散,那他的忠誠值會不會變成負數?
他會不會當場暴斃?
他想想都不寒而慄。
所以,無論張越景怎麼相勸,他都拒不解散寧字營。
這可把陸洽氣得夠嗆。
陸洽連連派人來傳話,讓他立刻馬上“滾”到燕州去見他。
但他根本不敢去。
他不怕陸洽,而是怕那些友軍部隊。
自從得知大提督要解散寧字營後,燕山衛的各軍各旅甚至各營,都像是聞見了血腥味的鯊魚,全都圍了上來。
那可是寧字營啊!
燕山衛戰力的天花板!
燕山十萬大軍被韃子攆得到處跑。
但人家寧字營一次又一次地重創韃子。
不僅讓韃子在端州城下損兵折將,還一把火燒了韃子的糧草,順便將韃子的走狗,三萬北梁人全趕跑了。
最誇張的是,寧字營居然在汶水邊的野戰中,三千大破四千,殺得左谷蠡王不得不跳河逃生。
此前還有人說,寧字營善守不善攻。
這完全是偏見!
人家寧字營明明攻守兼備,馬步皆強。
寧字營的兵,個頂個的厲害。
要是趁著這次寧字營解散的機會,把這些兵拉到自己的隊伍裡,那自己絕對會成為燕山衛第一!
大楚第一都說不定!
就算拉不來全部,就算只拉來一個哨,一個隊,那對於自己隊伍實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好處的。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大家全往端州跑。
燕山衛三軍司馬全在燕州做檢查寫報告,總結此戰得失,面對朝廷質詢。
但他們手下的旅帥,幾乎全都跑到了端州。
也不管跟寧易認不認識,他們一頭扎進寧易的營帳,軟磨硬泡地和他套近乎,趕都趕不走。
寧易無可奈何!
樊川更是怒火中燒!
他衝進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