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知道他是寧易的胞兄後,這才瞭然。
據說,陛下和朝廷對於燕山戰局非常悲觀,已經做好了燕山糜爛的準備。
汶水大勝的捷報傳到京城後,陛下先是完全不信。
待兵部再三查實之後,陛下興奮地連說了三聲“好”!
取得汶水大捷的寧易,無疑已經入了陛下的眼。
上代武威伯英年早逝。
兩個兒子一個老實一個頑劣。
武威伯府眼看就要衰落了。
三代之後估計連爵位都保不住。
但沒想到,頑劣不堪的那個,居然是個不世出的將才。
這次的觀兵大典,只要寧易不出大的紕漏,那一飛沖天就在眼前。
這寧家眼看就要起來了。
旭日東昇,乾元帝的御駕出現在了太極門門樓上。
他端坐在門樓正中間,左邊是兩位宰相領銜的百官,右邊是廬陵老郡王為首的勳貴。
在他身後,則是太子等皇子王孫。
一番冗長繁複的儀式之後,乾元帝揮手示意,一名宦官高聲宣佈獻俘開始。
整個觀兵大典其實分為三部分:獻俘、檢閱和演武。
宦官聲音剛落,太極殿左側的皇城牆,一道掖門被開啟。
一大群脖子上繫著白練,手上捆著繩索的俘虜被押出。
俘虜必須自掖門出,這叫掖門獻俘,是上古之時傳下來的規矩。
這些俘虜中,有西川衛送來的當地土著,攏右衛送來的狄人。
但主要的,還是燕山衛送來的近兩千突竭斯人。
這些人被特意餓了幾天,個個精神萎靡,但收拾得還算乾淨。
除了俘虜,寧字營繳獲的王帳、狼頭大纛等,也被羽林衛士兵或舉或抬,依次經過太極殿前。
寧哲位於勳貴前列,離乾元帝較近。
他看到門樓正中間的華蓋下,乾元帝的眼中似乎有淚光閃動。
在場的文武百官中,早有人注意到了陛下的失態。
左相湯銘賢領頭恭賀:“陛下洪福齊天,天佑大楚,我軍才能取得燕山大捷,完敗韃子和北梁。”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盛讚乾元帝的文治武功。
乾元帝擺手笑道:“我軍能取得燕山大捷,全賴將士用力,諸位用心,跟我有何干系?不過此等大勝,確實是我朝未有之盛事。”
他接著話風一轉,語氣低沉。
“我朝高祖皇帝英明神武,手下名將如雲,席捲天下未逢敵手,唯獨平城之下一敗塗地。”
百官也全都沉默了。
那一戰是大楚的恥辱。
大楚高祖統帥精兵強將,眼看就要攻破平城,一統宇內。
但沒想到突竭斯人應北梁之邀,突然出兵。
突竭斯和北梁裡應外合,楚軍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
高祖皇帝雖然逃脫,但心中羞憤,不久便鬱鬱而終。
從此大楚再不敢北進,全面進入了戰略防守。
乾元帝打起精神:“將韃子的王帳、大纛供奉到太廟,以慰高祖在天之靈。不肖子孫將再接再厲,他日必定犁庭掃穴,一雪前恥。”
一名宦官低頭小跑去傳旨。
湯銘賢再次帶領眾人拜服。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觀兵大典繼續進行。
獻俘之後是檢閱。
先是金吾衛、羽林衛等上五衛的五個營。
這些營計程車兵個個高大魁梧,身姿挺拔。
再加上鎧甲鮮明,刀劍耀眼,看上去很是威風。
他們昂首挺胸,精神抖擻地從太極門前的天街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