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白水關,寧易再次命大軍停下休整。
這一休整,就休整了三天。
北方的戰局又有了新的變化。
攏右衛一開始氣勢洶洶,大有直逼京師的勢頭。
但攏右衛三軍剛出了轄區,林丹峰就率領平晉衛渡過黃河,直取夏州。
夏州是攏右衛的治所,也是王建的老巢。
王建只得回師大戰林丹峰。
兩軍在黃河邊對峙,互有勝負。
但沒想到,在局面膠著之時,林丹峰竟成功策反攏右衛右軍司馬程硯。
就是上次王建派去幫寧易平定北梁的那位。
王建猝不及防,被程硯和林丹峰裡外夾擊,頓時大敗,最後只率萬餘殘軍退回夏州。
眼下夏州正被林丹峰和程硯圍困,被攻下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路也傳來好訊息。
靈武衛還真被蕭關給攔住了。
馬宗進攻蕭關不克。
繞道又被周驚鴻和郭鐵柱銜尾追擊。
他設下了幾次陷阱,但都被周驚鴻識破。
無計可施之下,他只得頓兵蕭關之下,先啃下這塊硬骨頭。
總體來說,情況還算良好。
這也給了寧易放心攻略西川的時間。
在休整的第一天,他就派人去通知陰平郡太守,令其派郡兵前來相助。
他尤其強調,要多派熟悉此地地形的嚮導。
他本人也沒閒著,找來當地人來了解情況。
當問起陰平道時,一位亭長告訴他,這裡就是陰平道。
寧易懷疑自己聽錯了:“這裡不是金牛道麼?”
亭長答道:“這裡是金牛道,也是陰平道。”
原來,陰平道的起點是陰平郡的郡治,終點就是這白水關。
陰平道從這裡併入金牛道,並不直接入川。
寧易懵了!
這不對吧?
“這不對吧?”沈越也說:“本朝開國時,大將軍王愷攻略西川,最後不就是從陰平道突襲江油,最終一舉成功的麼?”
亭長道:“大人說的是陰平小道,又叫左擔道。”
他向寧易介紹,這條小道極其狹窄。
挑夫走這裡過時,只能左肩挑擔行走,因為右邊就是山崖。
而且中途無法換肩,否則就是擔落人亡。
寧易鬆了口氣。
甭管什麼道,只要有這條道就行。
亭長又問:“寧太保是想從這條小道偷襲江油?”
寧易點頭。
不然他打聽這條小道幹什麼。
沒想到亭長又說了一句讓他意外的話:“可是,叛賊肯定也會在這條小路上設下重兵啊!”
沈越又插嘴:“不是說這是一條廢棄小道麼?我看史書上說此路‘山高如雲表,玄鶴尚怯飛’,叛賊怎麼會在這樣的路上駐軍?”
寧易一問陰平道,沈越就知道他打得什麼主意。
但沈越也是贊同這樣做的。
與其硬攻劍門,還不如另闢蹊徑,走這條左擔道。
亭長回答沈越:“那是以前,自從王愷用兵西川以後,就不同了。”
原來,當年王愷攻滅割據西川的後漢政權,歷時五年而不成。
最後,他花費無數人力,重修了左擔道。
然後他親率三萬大軍,沿左擔道攻入西川平原,最後才滅掉了後漢。
但這人雞賊得很。
他對外不說重修左擔道的事,只說陰平道人跡罕至,飛鳥難度。
而自己身先士卒,在摩天嶺更是身裹毛氈,冒死從嶺上翻滾而下。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