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回
話說;國家這幾年一年比一年安穩;雖天災人禍與之前也不少;家國大了莫不過是這裡補了那裡漏;這裡好了那邊歪。事兒便還是老事兒,洪澇也罷;人禍也罷,天南地北;國即在,災也不會少了,斷了。
比往年不同;如今各地有災,天行不息,人流無常,掩面忍辱沿門乞的場景卻是少見了。
一則是,自開國帝起,大梁不過三代帝王,子孫並不繁盛,在宗室上還算乾淨,拖累未顯。雖有好田約十萬畝封在外,可三五年的功夫,一些絕嗣的,多佔的,都被逐漸收回,如今派到了大用場。
二則是,如今聖上堪為聖主,自我節儉不說,從不把額外的負擔加諸於國庫,不從國庫伸手不說,今上自己靠原本的奕王府的封邑養自己的後宮,除了必要,多餘的排場並不講。多年來,今上不納後宮,衣食住行一縮再縮,精打細算到了驚人的地步。那下面無法藉著皇家的帽子作亂,自是再三小心,不敢若從前一般使出百般手段到處抹油。
三則是,如今國庫管理,官員錄用,稅法頒佈適用得當,兵部等關鍵部門已然悄然的納入今上袖中。再加上今上愛用能臣幹吏,雖明面未成對士大夫舊豪族露出敵意,但是,那些舊勢力的權利的的確確的在年復一年當中,逐漸在消減。權利增減中,消耗自然越來越少。
四則是,如今國家重要事務,無論是鹽,茶,鐵等等關要管理,均是今上自己人在當中。這個透徹潤入過程,無聲無息,當眾人明白過來時,竟誰也伸不進手了。
五則是,如今兵禍盜匪如今算是越來越少,國家最大的消耗已然少了一半。
基於種種原由,有今日的結果,雖天災人禍從未斷過,可是,國家機器的良好運轉下,災便成了可以解決的問題。過去,國家財政千瘡百孔,為了早日得到銀錢四面救急。在徵收中,難免為了速度而引發各種慘劇,頗有些俗語中說的蘿蔔快了不洗泥之勢。如今同等災難,自有過去本就好的國策自有救荒條款,照舊例就是。
說到這裡,也要提拿金山主那老賊,他家弟子,人才真真眾多,這幾年,大梁也沒少討人家便宜。
關於國事,便暫且交代在這,說到舊例如今城中有一戶人家,也在熱熱鬧鬧的按照傳統,辦舊例之事。這戶人家說起來,也是名門之後,更與城中平洲巷子顧家有親。他家中三百年¤╭⌒╮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曾是一方豪族,可惜,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他家的青煙卻已然冒完了。
這戶人家也不是旁人,卻是早先平洲顧氏的主枝兒,如今大家都稱這枝兒為溪北顧氏。稱平洲巷子的顧氏,為溪南顧氏。
說起溪北溪南,本是一個祖先,原世世代代住在平洲一個叫溪水的地方,顧姓在當地亦是大族,早年出過尚書,探花,後世書禮傳家,子孫自然是枝繁葉茂,不知道繁衍出多少代,一棵大樹,枝枝蔓蔓也不知道有多少去。
到了平國公顧巖父親那一代,他家在族中並不出名,家裡更是寒酸的很。為了活下去,顧巖的父親棄書行武跟開國帝造了反。
對於一個豪族來說,當年的顧巖家也不過就是族中的一條小魚,族裡自是害怕前朝報復,便寫了文書將顧昭這一支驅趕出去,更可恨的是,在一個深夜,溪南顧氏家中祖先的骸骨均被移出祖墳,丟到溪水以南的一個地方,從此,平洲顧便分成兩家,一支叫溪北顧,一支便是溪南顧。
這一日,上京老廟的溪北顧氏族長顧茂敏,他家中老母今年高壽六十九,照舊例當提前過七十大壽。因此,從入夏起,他家中便忙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