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不吃飯,不喝水,不攝入能量。管你是誰都得死。是個生物都得遵循這個定律。
二十一世紀之前,人類的餐桌還算多種多樣。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的餐桌就在可持續性的完蛋。畢竟生態環境都成那b樣了,還能把糧食種出來就不錯了……
傳統農業
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時,全球的生態環境還不至於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不過也好不到哪裡去。而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結束之後,就差不多成了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全球各地的農業產量銳減,隨之而來的就是全球性的大饑荒。在饑荒結束前,聯合國保守統計全球光是餓死就有將近十五億人,而饑荒所導致各種衝突以及各種……難以言說的事情,短短十幾年里人類的非自然死亡人數恐怕直接衝過了二十億大關。這可比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再加上前兩次世界大戰的傷亡都多。
而結束這場大饑荒的成果來自於中美合作的一個研究產物:特種型作物。這些玩意主打一個耐造好種,成熟週期較快,甚至能在泰伯利亞所散發的輻射中依然堅挺一會……具體原理請諸位自己去找有關的生物學論文查閱。這裡不過多贅述。而後續直到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時黃區和藍區所種植的作物基本都是這個型別的:能種就行了,別要求那麼多。特別是黃區的農業……不過在藍區,這些特種型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還是比黃區種出來的同類要好。畢竟藍區的環境比黃區好了不止一星半點,如果不是擔心可能的越過隔離牆的離子風暴影響,估計藍區的種植業已經可以不用依賴大棚和植物園了。
最後有必要提一嘴的是,黃區居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其實是蘑菇。(另外兩種其中一個是前面提到的特種作物,另一種則是來自藍區gdi的人道主義援助)
漁業
徹底完蛋了,沒啥好說的。不過gdi在藍區的一些基因庫和還留了一些魚苗和基因……未來可期吧只能說。
畜牧業
“人都要餓死了,你還養雞呢?”雖然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gdi依然在藍區保留了一定的區域規劃留給畜牧業……畢竟人也不能光靠吃澱粉活著。同等質量的情況下,肉能夠提供的能量遠對於普通糧食作物。注意,是糧食普通作物。
而在黃區,也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畜牧業。最大頭的是老鼠——在滅絕了一大坨生物的情況下這東西還和人類一樣活著真令人唏噓不已——一些變異品種的老鼠甚至能有以前中型犬的大小……得虧它們只是體型變大力量變強了,沒有變異出什麼逆天的亞種。不然gdi可能就要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滅鼠行動了,就像在第二次泰伯利亞戰爭之後對各種泰基生物發動的大清剿行動一樣。
……最後,在黃區,吃人這個現象……人被逼急了什麼都會幹的,相信我。
:()泰拉大地的命令與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