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汗軍隊將英軍徹底趕出了阿富汗,雙方在阿姆河最後一次jī戰後,英軍退回印度,阿富汗軍也因為資金緊張而放棄了追擊。
就這樣,阿富汗國擺脫了英國的附庸統治,但也因為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國力,尤其是使用中式裝備太過費錢,因此阿富汗國欠了中華帝國3000萬龍幣的武器彈藥費,雖然在政治上獲得了獨立,但是經濟上被中華帝國控制了,軍事上阿富汗軍方上下都極度依賴和崇拜中華帝國軍,也變相的被中華帝國控制。
中英兩國在阿富汗博弈只是其中之一,隨著中英兩國矛盾日益加深,中華帝國在英屬緬甸也扶植了巴默,趁著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之際,英國從印度抽調了大量軍隊,造成緬甸英軍兵力薄弱的事實。在中華帝國暗中支援下,巴默組建了一支萬人游擊隊,使用中華帝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在緬甸靠近中華帝國雲南省的邊境地區開闢了幾十個游擊區,藉助山林,四處打擊英軍,給英軍造成沉重打擊。
同時,巴默手下的一批將領和軍官也秘密潛入中華帝國雲南省昆明地區,在那裡接受中華帝國軍方的系統化軍事訓練。
一年後,這批軍官和士兵返回緬甸,迅速撐起了緬甸游擊隊的大粱,陸續解放了緬甸東北部大面積地區。
1905年4月,緬甸軍政府成立,巴默為〖總〗理,正式跟英國控制的仰光政府對立,雙方持續爆發大規模交戰,但都吃不掉對方,變成了曠日持久戰,極大的牽制子英軍的財力、物力和人力。
在印度,中華帝國政府支援拉克希米,巴伊將軍復出,集合印度伊斯蘭教和印度教教會頭目,利用甘地宣揚的非暴力不合作,趁機收攏反英人士,在中華帝國的秘密幫助下,他們從一開始的幾百人,很快擴大到上萬人,並且陸續得到了中華帝國提供的武器裝備,開始在印度北部靠近中華帝國西藏附近地方建立游擊區,四處打擊英軍。
在新加坡,作為英國遠東第一要塞,新加坡是英國的命根子一樣。中華帝國利用新加坡華人華僑,不斷的竊取英軍情報。英國想遠東派遣的戰艦數量,型號,英國陸軍兵力分佈等都準確無誤的被送達北京,為中華帝國進一步評估英國軍力提供參考。
在香港,中華帝國同香港當地華人取得了聯絡,將英軍駐港陸軍和海軍兵力和部署mō得一清二楚,一旦爆發戰爭,中華帝國海陸軍可以迅速掌握英軍動向和位置,予以重創。
在西藏和雲南邊陲地區,中華帝國一邊利用印度和緬甸游擊隊攻擊和消滅當地英軍,奪回被英國吞併的土地。一邊給邊境老百姓發放槍支彈藥,讓他們擁有自衛能力。一旦發現英軍越界搶掠,他們可以自衛還擊。
1905年5月3日,一支英國小股部隊侵入雲南西雙版納地區,他們打著剿滅緬甸游擊隊的旗號計劃搶掠西雙版納的〖中〗國平民。
結果,西雙版納的百姓自從政府發給了他們槍支彈藥後,他們自發的組織了民兵連。當英軍進入後,他們還想著向以前那樣搶掠〖中〗國老百姓。挨家挨戶的搜刮。結果這次他們失敗了,分散進入家家戶戶的英軍頓時被當地老百姓開槍射殺。
英軍損失慘重,一個步兵連在不到半個小時裡被幹掉了三分之二,英軍當即退出西雙版納,不多時又集結一個聯隊準備報復。
西雙版納的民兵們自然打不過正規軍,很快落敗後撤,就在危機萬分之時,駐雲南的國〖民〗警衛隊第十九旅團問詢趕來,迅速擋住了英軍的攻勢,並把英軍趕了出去。
第二天,中華帝國政府向英國政府提出了嚴正抗議,措辭極其嚴面,英國政府矢口否認,並稱英軍追擊的是緬甸游擊隊,稱中華帝國公民藏匿游擊隊人員,反而要求中華帝國方面解釋。
兩國鬧得非常不越快,雙方外交部大吵一架後,都要求對方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