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東南亞的歐美殖民地顯然不會坐以待斃,〖日〗本也不會乖乖的俯首稱臣,美屬菲律賓肯定需要一場中美大戰才能夠決定到底跟誰姓。而跟美國開戰,王辰浩不得不做好各方面準備,畢竟美國龐大的工業能力之下,天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戰爭潛力。王辰浩的策略一直都是要麼不打,要打就必須做到一擊即中,不給對方翻盤的機會。
在這種國際和國內氛圍的影響下,中華帝國的八艘宋級戰列艦獲得開工建造,分別由國內八家實力最強的造船企業承建,單艦競標價格已經飆升至2500萬元龍幣。
宋級戰列艦,分別以宋朝八個皇帝的名字來命名。首艦宋太祖趙匡胤號【bb…51】,由上海船舶重工負責建造。其餘七家造船廠承建的分別是宋太宗趙光義號【bb…52】、宋真宗趙桓號【bb…53】、宋仁宗趙禎號【bb…54】、宋英宗趙曙號【bb…55】、宋神宗趙頊號【bb…56】、宋哲宗趙煦號【bb…57】、宋徵宗趙佶號【bb…58】。
為了搭載16英寸巨炮,還得保持15英寸以上裝甲,更要求29節航速,以至於宋級戰列艦設計時的標準排水量就超過372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4萬噸,達到47300噸。
火力系統採用12門16英寸(406毫米)口徑,45倍伸主炮,三聯裝炮塔4座,前二後二,揹負式佈局,最大仰角40度。副炮採用16門單裝152毫米50倍伸速射炮,炮塔式設計,艦舯兩舷均勻佈置。32門88毫米55倍伸高平兩用速射炮,雙聯裝炮塔16座。貓妖式水上飛機兩架,反潛投彈機兩套,滑軌兩條。
艦島高達25米,首次根據黃山級航空母艦的艦島佈局進行設計,將三個煙囪管道連線至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橢圓形煙囪,這樣一來,使得艦島更加緊湊化,整個戰艦的結構佈局更加合理。
飛剪型艦艏,長達211米的修長艦體,方形船尾,四軸推進系統,加上正六邊形的艦橋和主桅,強烈的幾何形狀安排,和銀灰sè的金屬美感塗裝,構成這一時期中華帝國海軍戰艦的最醒目的標誌。
表面上看,中華帝國這種艦島佈置是為了在全世界各國海軍戰艦中獨樹一幟,突出中華帝國海軍的特點,廣告作用很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中華帝國的戰艦。
然而,只有極少數專業人士心裡清楚,這種佈局完全是出於軍事考量的。
艦島之所以選用正六邊形佈置,主要是因為正六邊形是幾何學的正三角形組成,而中華帝國的炮術專家們認為,傾斜裝甲佈局可以有效彈開或者降低炮彈命中時的侵切破壞力,同時傾斜裝甲防護可以減輕裝甲厚度,從而減輕裝甲總重量。比如100毫米垂直裝甲,其橫斷面為100毫米厚,當傾斜一定角度後,其橫斷面裝甲厚度將增加為120毫米,這樣100毫米垂直裝甲改為正六邊形傾斜裝甲佈置,可以有效增加防護能力。
裝甲防護方面,主裝甲帶依然是15英寸中華特種鋼,主炮炮塔正面、司令塔正面、彈藥庫等重點部位均為406毫米。由於宋級戰列艦的觀瞄和火控系統已經可以做到在20公里處開火,炮彈的仰角提升至40度,彈道曲線更加彎曲,已經不再是甲午戰爭期間的水平直射打擊方式,也不再是中英戰爭期間的低弧度打擊方式,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拋物線打擊方式。
這樣一來,炮彈較高空域以拋物線方式命中戰艦,水線帶裝甲已經不再是主要防禦部位了,水平裝甲甲板必須加厚。於是宋級戰列艦首次在水平裝甲甲板上佈置了5層防護裝甲,每層40毫米中華特種鋼,用來抵擋16英寸炮彈的破壞。
而同時期的歐美各國的主力戰艦,其水平裝甲都非常的薄,而且大多數只有3層共計90毫米左右,一旦遭到這種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