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繼續碼字去!)
——————————
1991年9月1日,星期天。
葉梓在崔正光的陪伴下,前往東華師範大學報到。
崔正光是死纏爛打著要跟著葉梓一起去學校報到,說是先去認認門兒,免得下次過來找不著路。
葉梓知道這個傢伙沒能考上大學,嘴上不說心裡可是酸得很。他想要跟著去那就跟著去吧,免得他又整天嘮叨個不停。正好這一趟要拿的東西也比較多,有個免費的勞力使喚,為何不用。
哥倆各自背了一個大包,坐上了公交101路前往學校。
東華師大位於申城市西區鐘山北路上,距離葉梓居住的濱海區大約25公里的路程,來回很不方便。葉梓將合成器和兩把吉他都帶上,準備安頓下來之後,在學校後門的住宅區租一套房子,作為自己大學時期的臨時工作室。
哥倆在101路終點站寶通路下車,換乘直達學校的69路。
兩趟車一路上用去兩個多小時,這才終於抵達了學校。
——————————
公交車站離著東華師大校門很近,一下車,學校的正門——東大門就出現在哥倆的視線裡。
仍然是葉梓記憶中熟悉的那個校門,質樸而又端莊,形似聞名世界的凱旋門,極富歷史的厚重感。大門左右,兩根粗碩的大理石方柱沉穩的矗立著,傲視蒼穹。大門中間拱形的門頂上書寫著校名,淡金色的字型圓勁婉通、潤厚老重,集楷行草篆隸於一體,乃是現代書法大家舒桐先生“七分半書體”的真跡。
“這就是大學的校門啊?哎喲乖乖沒得命嘍!真是太漂亮了!”
崔正光抬頭仰望著高聳的大門,連連驚歎著。他顯然是被這莊重大氣的校門震撼到了,連蘇北老家的口語都冒了出來。
葉梓微微一笑,拉著他向裡走去。
後世的網路上,曾經評比過全國各大院校的大門。東華師大的這座東大門榮膺最美校門之稱,當然出色。
走進校門,迎面就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直通下去。葉梓記得,這是校區的主幹道華夏路。
中文系和歷史系報到的地點文史樓,就在校門不遠處,華夏路右側草坪東邊。
哥倆揹著行李向前走去。
崔正光一路上興致勃勃的四處張望著,時不時地跟葉梓交流幾句。哥倆很快就來到了文史樓前,崔正光不出意料的再次張大了嘴巴呆住了。
東華師大的這座文史樓,是申城高校之中最著名的建築之一,也是這所學校最古老的建築。
三層高的樓房,佔地不算太大。大樓的外觀是內斂典雅的漢白玉色,正門前是四根帶有強烈古羅馬建築風格的門柱。
這座樓始建於1930年,當年的名稱是“群賢堂”,它的設計師是華夏人。
這座建築的設計,既具有東方殿堂建築的沉穩莊重,同時也包涵著西方尤其是古羅馬建築特有的典雅優美,當年曾轟動申城,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
這座樓更是這所學校的文脈象徵。呂思勉、施蟄存、徐中玉、許傑等一大批人文科學泰斗,都曾在這座樓裡執教。
文脈之勝,冠絕申城!
此刻,文史樓前人頭湧動,到處都是前來報到的新生以及陪同前來的家長們,報到處排著幾條長長的隊伍。
葉梓也不著急,放下行李讓崔正光看著,自己拿著要用到的資料找個隊伍排好,慢慢地等待輪到自己。
——————————
“小兄弟,你也是中文系的?怎麼大人沒陪著?”排在葉梓前面的中年漢子看來是等得無聊,轉身操著一口魯腔跟葉梓搭話。
葉梓嗯了一聲,點頭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