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李世民賜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
皇家宗室的女兒生來就沒有了自由身,然而眾生皆苦,又有誰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浮生蒼茫,誰還不是被命運的洪流推著前行,或情願,或無奈,或掙扎,可最終有幾人能改變命數。
回首望去,往事如煙。
和親,史書上簡短兩個字,其中包含多少悲歡離合,其背後又伴隨著多少政治博弈,甚至暗藏殺機。
李世民親自將和親隊伍送出長安城,他命唐儉為和親大使,整個使團浩浩蕩蕩上千人,所帶金銀珠寶、玉器、茶葉、絲綢、瓷器等等足足裝了幾十車。
文成公主盛裝出場,只是她這一出場即是永別,此去吐蕃,千山萬水,長安故人,音容渺茫。
天不生王摩詰,也好叫李雪雁臨行前吟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儉隨身攜帶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書信。
李世民命令李昭見信後即刻與吐蕃休戰,然後帶著所部軍馬馳援西域,確切的說是防備西突厥,李世民知道憑藉侯君集那三萬人馬,滅高昌足夠,但是如果想打西突厥怕是不夠用啊!
又令李道宗留下並且親自帶五千人馬護送文成公主,這也算是讓他們父女做個最後的道別吧。
李世民目送和親使團遠去,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長安城開遠門外,久久不能平靜。
盛夏的長安早已熾熱,遠看李世民的背影卻多了幾分不應時節的淒涼。
他那一眼望去,彷彿看到了前線上奮勇殺敵,為國捐軀的大唐勇士,彷彿望見了高原之上,李昭,李道宗等人的颯沓身影。
自從那時李昭給李世民寫信求援之後,便很快收到了松贊干布的求和信。
李昭見信中語氣,甚為曖昧,一直給他戴高帽,當即識破這是松贊干布的穩軍計!
他想幹什麼?
好!好!好!你跟我來這一套,反正我現在也要等待援兵,那就將計就計。
隨即回通道:贊普過譽,本帥雖略佔上風,卻純屬僥倖。然而罷兵之事,本帥無權決定,還要上奏天可汗,往來書信怕是要數十日,還請贊普稍安勿躁。
於是,大唐和吐蕃一個在松州城,一個在城外五十里開始對峙。
李昭在城中左等右等,沒等來大唐援軍,卻等到唐儉一行。
李昭大為惱火,“陛下這是要幹什麼?前日我大唐將士捨生忘死,這才重創吐蕃大軍,如今局勢於我有利,理應趁熱打鐵,一鼓作氣,蕩平高原!陛下為何要和親啊!”
唐儉無奈,“哎呀!駙馬駙馬!大帥!大帥!皇上也很無奈啊!”
然後把西突厥、高昌、薛延陀等各地戰事向李昭言明。
李昭這才明白,隨即一拍大腿,“唉!松贊干布,高原梟雄,今日不能一舉而滅,必成大患。”
李昭又看了看李世民要求松贊干布給的聘禮,才算息怒。
此時,李道宗早與李雪雁父女相見,李道宗得知女兒要為國和親,嫁給松贊干布時,雖心有不忍,卻也是萬般無奈。
只得安撫女兒道,“汝今日為大唐捨身,當為吾門庭之榮耀,嫁到吐蕃之後,切記,一言一行,斷不可辱沒我大國氣象。”
李昭見文成公主年方十七,眉如遠黛,面帶木訥,又聽李道宗一番直男言語,哪懂小女兒心思。便忍不住道,“雪雁,你切記住,嫁過去之後,那吐蕃人若稍有怠慢,你只要修書一封,哪怕千里萬里,哪怕單人獨騎,姑父也要來這高原之上為你做主!”
李雪雁聽罷,彷彿一個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被家長安撫之後一股腦將心中難過全化作眼淚,梨花帶雨。
李昭向來心軟,聽不得女人哭泣,只得轉過身